首页> 要闻资讯 > 要闻 > 正文

用科技创新为航天强国建设尽责担当

发表时间:2017-11-16 来源:兰州文明网

用科技创新为航天强国建设尽责担当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离子电推进系统装配现场  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中国航天日”公众开放活动邀请中学生近距离感受航天魅力  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其中明确,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航天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兰州作为我国一直以来的科技工业的战略高地,祖国最西边的航天科研院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就坐落于此。该所研制生产的航天压力容器、空间电子仪器、原子频标等上百种产品成功应用于我国从东方红一号到最近发射的100多颗卫星、“神舟”系列飞船以及导弹武器上,始终保持着一次飞行成功率100%的记录,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作为我省十九大代表,510所所长张伟文表示:“十九大报告对创新型国家的论述为航天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也发出了号召。作为航天工作者,我们将用钉子精神,以科技创新为航天强国建设和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尽责担当,实现我国航天技术领域的新跨越,再创航天事业的新辉煌。”

    科研产品为我国航天事业保驾护航

    1962年,肩负“发展中国真空科学技术”的国家使命,510所的前身——兰州物理研究所应运而生,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系统,以真空科学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为主攻方向。1968年,在我国大力发展人造卫星的关键时期,中央决定组建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任院长,基于真空技术在航天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独到的科研优势,510所正式归入航天序列,研究所从此成为发展我国空间科学技术的核心力量。“一进入航天序列,我们就迎来了艰巨的任务,针对东方红一号需求,我们所的科研人员通过攻关,率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直径1米的超高真空空间环境模拟设备KM-1。与此同时,又研制成功多种类型的环模设备,包括直径3.6米的KM-3、7米的KM-4,以及我国第一台航天员模拟训练舱,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510所所长张伟文告诉记者。

    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510所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创新项目。张伟文告诉记者,依托深厚的技术实力,研究所承担了973、863、探索一代、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等数百项科研项目,取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400余项科研成果,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8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800余项。制定了国家及行业标准350多项。开发出了空间电推进系统、空间探测载荷、空间高性能原子钟、星船仪器仪表、空间斯特林制冷机、热控材料、贮箱气瓶、二次电源等数十种关键产品,为我国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深空探测等重大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除了为航天工程做出科学技术支持之外,510所还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航天科普活动,组织专家走进兰州市大、中、小学堂,开展了数十次科普讲座,传播航天知识,普及航天文明,号召学生爱航天,鼓励他们将来投身中国的航天事业。连续两年开展“中国航天日”公众开放活动,邀请兰州市各校学生到兰州航天科技园参观体验,近距离感受航天魅力,了解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和发展历程。由于航天企业在地方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研究所被授予“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称号,近两年累计为全省4000多人次开展了航天科普。研究所注册成立的省国防系统唯一的“飞天逐梦青年志愿服务队”,因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成绩突出,荣获2017年第三届甘肃省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产品多次打破国际技术垄断

    2017年4月12日,510所研制的LIPS-200离子电推进系统搭载实践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实现了电推进产品正式装备应用的“中国第一”,标志着中国卫星动力技术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同时也打破了美俄对该种技术的垄断。多种规格的电推进系统产品已开始在通信卫星平台、高轨遥感平台以及微小卫星上获得广泛应用。张伟文告诉记者,研究所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聚焦国际前沿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电推进技术研究。历经四十余年的潜心钻研,相继研发了离子电推进和霍尔电推进系统产品,成为国内首个独立掌握两大产品技术的单位。目前,510所是国际上唯一一家同时开展离子电推进和霍尔电推进在轨点火验证和应用的单位。

    张伟文告诉记者,除了成功研制电推进系统之外,510所持续开展关键通用产品开发研制和升级换代,是我国宇航和防务领域多种专业产品的著名制造单位。其中不少产品都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比如该所研制的铷原子钟物理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北斗导航星座、遥感、防务等领域的产品需求。铯原子钟成功实现了应用,为我国独立自主的时频系统核心产品国产化奠定了基础。卫星燃料贮箱、二次电源、仪器仪表以及光学、热控、润滑等表面工程产品,技术先进、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我国发射的各类星、船任务,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国家工程任务的实施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510所还聚焦新时期航天发展战略要求,把空间环境及效应探测类载荷研究列为另一重大发展方向,聚焦“空间电场、磁场、重力场和环境效应”领域,依托深厚的物理学底蕴和测量科学、工程实践等方面的优势,先后研制成功电场仪、静电悬浮加速度计、磁力仪、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等新型载荷,空间质谱计、月尘测量仪、月壤封装装置等一批载荷产品实现型号应用,同时承担了火星探测、地震监测、重力场测量等重大工程主载荷任务,已经成为探测空间科学、研制空间探测载荷的重要力量。

    开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在十九大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部分中,明确提出“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在报告“既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部分中,军民融合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列为七大战略,作为“大国方略”。在报告“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部分,提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作为“新时代使命任务”。这也意味着像510所这样大的军工单位迎来了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的重大战略机遇。

    “服务航天、服务国防、服务国民经济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在履行强军使命的同时,510所也发挥了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按照技术同源、队伍共享、产业共生的思路,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研发总部、两个产业基地的发展布局。”作为我省十九大代表的张伟文自豪的说。

    510所通过并购兰州真空设备有限公司,以股权的方式构建起“一所一厂、厂所联动”的全新发展格局,打破了同城同行业的两个单位间的体制壁垒,实现了要素的统一配置,使兰州真空在重组后的3年里实现了快速发展。深度对接先进制造的市场需求,融入产业链条,成立无锡泓瑞公司,打造研究所表面工程产品技术转化、成果孵化和产业升级的桥头堡。借助地方优势,在兰州东部科技新城真空装备产业基地以高端真空装备为龙头,建立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全面深化改革,依托深厚的技术底蕴和积淀,形成了集真空、低温与服务业并举的产业发展平台,构建起技术转化、产品孵化与产业化发展模式。快速形成了以高端真空装备、低温装备为代表的多个亿元规模的主导产品,培育了一批以表面工程产品与LNG容器性能检测设备开发为代表的产业化项目,开创了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除了将继续加大研究所在军民融合方面的力度之外,510所还将继续干好自己的“老本行”,为我国2020年空间站建设承担新开拓的复杂产品载荷适配器、机械臂操作台、主动电位控制系统、云台投光装置、仪表照明、结构机构分系统设备等产品的研制任务。“十九大报告对创新型国家的论述为航天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也发出了号召。作为航天工作者,我们将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地去拼搏创新。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建设航天强国,用钉子精神,以科技创新为航天强国建设和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尽责担当,实现我国航天技术领域的新跨越,再创航天事业的新辉煌。”张伟文告诉记者。(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