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明创建 > 区县联播 > 正文

教学设施翻新办学差距缩小 西固教育均衡发展带来可喜变化

发表时间:2018-04-19 来源:兰州文明网

  如今,在西固,不论是城区,还是农村,一座座风格独特、色彩靓丽的标准化教学楼和宿舍楼点缀城乡校园,整洁、美观、生机勃勃的校园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五年前,西固区的农村中小学大多还是砖混结构的危房,房屋破旧,土操场简陋,旱厕天气一热就臭气熏天。硬件不达标,软件跟不上;城里老师不愿来,当地教师留不住;教育教学质量徘徊不前,生源流失严重。为破解一系列的教育难题,2014年以来,西固区将“全面改薄”与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结合,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区域内办学规模、资源配置、师资水平、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全区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活力。

  “孩子们在这样的学校里上学,大家都很放心!”日前,记者在西固区柳泉中学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话。如今在西固,不论是地处大山深处的乡村学校,还是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中学,一处处校舍窗明几净、焕然一新;一片片校园绿树成荫、充满生机,无不展示着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

  “我们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几年前,由于学校位于农村,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陈旧老化,师资力量薄弱且存在结构性短缺,与城区学校比没有优势,学校生源流失严重,很多老师都想调到城区的学校,整个校园犹如一盘散沙。”柳泉中学副校长王爱田回忆说,“2014年以来,区政府先后投入300多万,为柳泉中学修建了新教学楼、操场、食堂、厕所,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学校书法室、录播室、少年宫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城里学校有的,我们都有。以前很多没办法开展的活动现在都能开展了,老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大大提高,中考升学率达到52.63%,连续两年受到区教育局表彰奖励。现在,教师队伍素质高,学校生源也很稳固,去年,附近幼儿园的孩子都来这里上小学,小学升初中,不仅没有转出的学生,还转来了20多名外来务工子女。”王爱田眉宇间流露出满满的自信和自豪。

  自“全面改薄”以来,西固区投入资金1.97亿元,实施土建项目88个,完成校舍建设63610平方米,截至2017年底,所有项目已全部完成,项目进度排名省、市第一。通过“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全区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教师配置趋于合理,辍学率控制在规定范围,教师待遇比2013年翻了一番。城乡和地域办学差距逐步缩小,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

  “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的学校,现在已经荡然无存。”西固区基建办负责人,拿着一些学校的老照片对记者说。以前,山区的孩子们大都在这样的学校上学。照片上,砖木、土坯结构的校舍破败不堪,设施十分简陋,校舍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现在,一些易址新建的学校拔地而起,成为乡镇村标志性建筑。

  在柳泉中学工作了二十多个年头的教师马仲禄,见证了教育基础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学校一点一滴的变化。他感慨颇多:“我刚来的时候,硬件设施很落后,学校只有一个仪器室,化学实验只能在课堂里做演示实验,现在好了,不仅有实验室,每个教室还有多媒体设备,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点。”马仲禄向记者演示了教室里的多媒体操作系统。

  “现在学校条件好了,大家都干劲儿十足,和我搭班的老师们配合非常默契,大家经常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一起讨论教学,互通有无;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很高,家长们也相当信任学校,很配合支持我们的工作。我爱我们的学校,也爱这里朴实的孩子们。”刚下课,英语教师许颖慧的办公桌前就来了几个问问题的学生,作为学校的年轻骨干教师,和其他老师一样,许颖慧已经下定决心扎根在这里。

  在西固,柳泉中学的变化并非个案。如今,全区73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部达到“20条底线”标准。通过“全面改薄”,西固区缓解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城镇学校“大班额”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大通铺”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迅速扩大,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明显缩小。(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