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人影像馆 > 正文

赵兰香:26载风雨不悔 孝老爱亲彰显真情

发表时间:2016-04-04 来源:兰州市文明办

  

  【敬业奉献】丁武明,汉族,兰州市榆中县人,原兰州金明木雕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兰州市农民艺术家,生前事迹受央视采访,于2015年5月31日在cctv4播出《中国微缩古建传承人 丁武明》。

  从1971年开始他就跟随父亲研究古建模型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自己在外打工的同时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研究古代建筑,制作古建筑模型。2000年以后,随着各方面条件的具备,他开始全身心投入这项事业,历时七年,2007年9月,他带作品参加了兰州市第二届农民艺术节,他的作品得到了大众和专业人士的认可,也就在这一年,榆中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被列入榆中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07年11月,他又带作品《嘉峪关城楼》参评第二届甘肃民间文艺“百合花奖”,其作品以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赢得了大众的青睐,最终该作品获得了“百合花奖”银奖,榆中古建微雕技艺传承人丁武明也一时名声大噪。

  2008年榆中县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于被列入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也就是这一年,深受鼓舞的丁武明每天都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先后制作了《微缩兴隆山握桥》、《微缩天安门城楼》和《微缩嘉峪关城全景》,其制作技巧更加娴熟,作品也更显精美。同年9月,他带作品参评甘肃省第十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微缩天安门城楼》和《微缩嘉峪关城全景》获得了制作技艺二等奖,《微缩兴隆山握桥》更是斩获制作技艺一等奖!随后应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推荐,丁武明先生于2008年11月又报名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虽遗憾落选,但也让他开了眼界,收获不少。在那次展会中,丁武明结识了山西定襄县晨龙木雕刘晓辰先生,他的主打作品是山西应县木塔,其作品不但做工精美,且细节方面处理的也更加到位。展会结束后,他专程拜访刘晓辰先生,参观刘晓辰创办的木雕厂,与其做了大量的技术交流。丁武明回家后,婉言拒绝一切参展邀请,他为自己定了长远的目标:要将自己的作品做到更加精美化,而且要做出几件像样的著名古建筑模型,形成一定的规模。经过两年的沉淀,2010年初,丁老又先后出炉了代表中国古建筑的技术顶峰,制作难度极高的《北京天坛》、《西安钟楼》的微缩模型,这两件作品分别获得甘肃省第十一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制作技艺特等奖、二等奖。2011年2月,丁武明被评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同年3月,榆中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7月8日,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正式开馆,榆中古建筑模型作为兰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位列其中,与此同时陈列馆还将收藏的丁武明制作的古建筑模型《兰州四合院》公之于众,让广大群众更加深刻形象的了解了这一传统技艺。2010年10月,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省博物馆开幕,丁武明应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邀请,带着自己的三件作品—《北京天坛》、《五泉山万源阁》、《兴隆山握桥》参加了展出,向全省各界人士展示了我市的文化风采。2011年初,丁武明的古建筑模型制作基地被批为兰州市第一批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在此基础上他协同各方继续投资扩建制作保护基地,将微雕技艺传习所打造成文化产业亮点,提高了人们对榆中古建筑模型的认识能力。

  丁老经过多年的苦心探索和艰辛研究,古建筑结构模式已经了然于心,并制作和创造了一整套机械加工的机器和技术,突破了传统手工雕刻的工艺樊蓠,使得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有了发展,随后他又开始着手生产流水作业的现代化加工,将一些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古代建筑开发成模型工艺品推向市场,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把古代建筑制作技艺世代传承……

  习惯穿梭于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中忙忙碌碌,人已故去,技艺流传,那停驻在丁老门前的精装雕饰,那一抹传承绿意,那一丝历史沉淀……

责任编辑:lzwen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