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先进典型 > 金城榜样 > 正文

创业致富带动乡邻 传承德育注重民风——记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张海云

发表时间:2017-03-20 来源:兰州文明网

  日前,共青团中央、农业部下发了《关于表彰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决定》,榆中县青年企业家张海云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这是我国在农业领域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授予农村青年的最高奖项,他也是兰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优秀青年企业家。

  3月12日,在榆中县甘草店镇蔡家沟村一个偏僻的自然村,记者见到了张海云,质朴、严谨是他给人的第一影响。70年代中期,张海云就出生在这个“十年九旱”、“堵塞封闭”的小山村。

  诚实苦干成就创业梦

  张海云是家里的老大,家境贫寒使他过旱地体验了生活的艰辛。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时高中毕业的张海云,在家乡交通便利的地方租了一间民房,用仅有的100元资金,开了一家榨油坊,从此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有时候一天只能收一袋胡麻籽然后榨油,卖出去换钱,慢慢的开始一天收两袋、三袋,做的很艰辛。”张海云对记者说,在朋友的帮助下,榨油坊的生意日益壮大,手里有了流动资金,他便开始做起了煤炭、矿产品购销,并在新疆投资了铜铁矿和铅锌矿。2002年,注册成立了甘肃海韵工贸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矿产品(铁精粉、球团矿)、有色金属,废旧物资购销、煤炭经营、运输物流、蔬菜种植,石油、天然气、煤气、水等长输管线和城市供热、煤气管网等工程为一体的新型多元化集团公司,注册资金已超过了1亿元,成为西部地区民营矿产行业中产业型多方位经营的经济实体。

   致富不忘帮带乡邻

  “这一篇贫瘠的土地,祖祖辈辈都是靠天吃饭,我条件好了,能够帮助家乡人对我来说就是我的理想。”张海云说.。从2011年开始,他在家乡投资130多万元大力发展种植与养殖业。他和乡亲们商量,通过实行土地流转,将农民们的土地临时租用,形成规模,并请农业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合理规划,选取合适的品种与种类,实现集约化种植,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记者看到,新建的蔬菜大棚排列有序,棚里的西红柿、茄子、草莓新鲜诱人,菜花静静地躺在绿油油的大叶子里。

  张海云通过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搞活了当地种植、养殖业,并给困难户无偿提供地膜、化肥等农资产品,帮助分析调整产业结构。2013年,张海云出资100万修建乡村道路,改善了村民农产品卖不出去、农资产品运不进来的状况,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2015年,开始对周边荒山进行绿化,2016年流转土地600亩,引进部分抗旱性经济苗木进行大面积种植。“今年,我准备再流转2000多亩土地,引进各种花卉和观赏性苗木进行全面做绿化和美化种植,改变生态环境。”张海云就是这样通过做大做强自身企业,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奉献爱心促进民风

  2016年,张海云设立了“海韵基金”,主要用于帮助乡亲们创业、生产、生活的资助,并在榆中县第一中学每个年级设立了一个“海韵班”,为班里的学生每人每年奖励。

  多年来,张海云把一片爱心无私奉献给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为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和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区共计捐款80多万元,2012年资助静宁路小学机器人研究捐款8万元,2013年为甘草店小城镇建设捐款60万元,为甘草店镇项家堡村“双联”活动捐款3万元,2015年为榆中龙泉“双联“行动捐款10万元,2016年3月向兰州市工商联捐助精准扶贫资金10万元,2016年12月给三角城乡龚家屲村捐助扶贫资金10万元。

  “我相信爱心永在,深情不改,助人最乐,善行无疆。”这是一个民营企业家的慈善爱心情怀,他用自己平凡的举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谱写了曲曲动人的旋律。(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lzwen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