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资讯 > 文化兰州 > 正文

访中医文化专家刘宝厚:把健康的文化传播给民众

发表时间:2017-07-20 来源:兰州文明网

(来源:兰州日报)

  刘宝厚,生于1932年,甘肃兰州人。大学学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名中医,2017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他曾主持完成过多项科研课题,分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退休以后,他用6年时间收集整理出了《刘尔炘文集》《刘尔炘楹联》《刘尔炘诗集》《刘尔炘书法》等。

  作为兰州人,对陇上名士刘尔炘是再熟悉不过了。记者此次采访的正是他的独子刘宝厚先生。早在2016年5月,记者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那次碰面源于五泉山万源阁刘尔炘纪念馆开幕,刘宝厚先生在那天的开幕式上深情缅怀父亲并致辞。

  再次见到刘宝厚先生是在他位于兰大二院的办公室,本可以早早退休在家享清福的他仍然工作繁忙,除了治病救人,还要带研究生。一杯茶之后,刘宝厚对记者娓娓道来。“我与中医结缘可以说是源于自小身体虚弱的原因,在我童年时代,家里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有了病都是看中医、吃中药,记得在我14岁那年,因高烧不退,请来中医大夫(正是我日后的老师,我省著名中医柯与参),说是我得了伤寒,经过十多天的调理之后渐渐康复了,之后一直吃中药调理身体,慢慢的身体就越来越好了,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对中医药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愫,这也是我日后学医的缘由。”

  访问刘宝厚先生,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父亲,刘尔炘先生,系前清翰林,是甘肃近代名儒、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为发展甘肃的文化、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做了大量工作。谈起自己的父亲,刘宝厚满怀深情,感慨之情溢于言表:“当我来到这个世界刚七个月的时候,我的父亲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是一个多么不幸的孩子啊!我脑海里的父亲形象,全是我母亲平日讲给我的。懂事以后接触到社会上的人,他们都以敬仰的心情,称赞父亲的学问、人品和给社会所做的贡献。所以从小给我的印象,父亲是一个很有学问、人品高尚、为社会做了不少好事的人。”

  “我的父亲刘尔炘字又宽,号晓岚,别号果斋,又号五泉山人,甘肃兰州人,祖籍陕西三原,清康熙年间,高祖刘世英举家迁居兰州。他自幼勤奋好学,受业于本邑名师。16岁时即成秀才,22岁以乡试中第六名考中举人。次年赴京复试,获一等第71名,会试未第归里,遂在西城巷、山子石斗母宫设塾授徒,26岁再次进京会试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因祖母逝世,便归家守制,29岁受兰州府知府丁振铎之聘,任五泉书院讲席。30岁时其处女作《果斋一隙记》问世。当时学界称其为‘以程朱为宗,旁贯百家,折中一是’之作。”

  “31岁时,父亲二次进京述职,授翰林院编修。”父亲刘尔炘的生平故事至今牢牢印在刘宝厚的心底:“此时正值甲午战争爆发,他目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割地赔款,在京供职三年后,于1897年借祖母过世,丁忧守孝的规制,毅然辞官返里。后复应聘为五泉书院讲席继任山长。”

  “自父亲50岁起,他便谢绝一切政务活动,一心投入他后半生的学术生涯,但对发展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仍是不遗余力,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刘宝厚告诉记者:“如1913年提出发展甘肃地方实业的办法及章程;1915年创立陇右实业待行社;1919年主持修建兰州五泉山,工程历时五年半,于1924年竣工,他所著的《兰州五泉山修建记》详载其事。1920年甘肃海原大地震,他被委任为赈灾筹账处总绅,负责救灾工作。1924年开办儒医精舍和医学讲习所,创设同仁施医馆,他自己则退出社会公益事务,专心致力于哲学专著《拙修子太平书》的撰写,并开始习画,度过了他后半生的艺术生涯。”

  1931年,刘尔炘与世长辞,人们敬仰他热忱公益、遗业惠民,思念他的醇风教泽,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办,于1935年在五泉山给他立了一尊铜像,改五泉山层碧山庄为“果斋祠",街市也有“果斋路”以志纪念。1940年他的学生赵元贞创办“志果中学”于兰州府文庙,以纪念和传承恩师的教诲,这所中学就是后来的兰州第二中学。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刘宝厚感慨地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步阅读了他的一些著作,通过这些著作,逐渐对他有了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更加敬佩他的为人和学识。作为后人,我有义务把他的学术思想、重教兴学、热心公益文艺创作以及道德情操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出来,作为文史资料留于后世。”

  刘宝厚对“孝”字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说“孝”字体现在家中是对父母,体现在社会,是对国家和人民。他说,我们中国人都非常讲究孝道,但对“孝”字的理解也有千差万别。古人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不需要探讨,重要的是看是否完成了祖宗没有实现的愿望,能否指引儿孙干好他们愿意干的事情。他认为,一个人心存孝心,不仅对他人、对社会有益,也对自身的健康有益。

  “相对于父亲来说,我显得很‘平凡’,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特别在退休之后,一心致力于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带徒授教,甘当人梯而已。使我欣喜地是有很多患者恢复了健康,我所带出的研究生和徒弟们,各个奋发图强,已成为我省医药科技战线上的领军人才或部门领导或业务骨干,‘青出于蓝’是他们对我的最好回报。能为社会尽其所能做一点工作,是我最大的心愿。”刘宝厚感慨的说。

  时光倒回到1957年,刘宝厚从西安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兰州医学院工作,一年后正值党中央要求各省市举办西医脱产学习中医班,组织西医系统学习中医。1959年初,甘肃省卫生厅受国家卫生部委托开办了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刘宝厚正好赶上了这次机会。

  “这次机会圆了我渴望学习中医的梦想。因此我非常刻苦地学习,毕业时因学习成绩优秀,我荣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一等奖。毕业论文《中医肺肾相关理论是指导防治阻塞性肺病的理论依据》受到高度评价。”他说。

  毕业后刘宝厚回到医院工作,从那时起就改行做了中医,并正式拜柯与参为师,回忆起与柯老师学习的那段时间,刘宝厚说:“柯老早年曾遍访当代名医,汲取各家之长,故在中医学术经验方面,造诣颇深。他常说,学习中医要有虎穴探子的精神,万卷虽多必择要,一方有效即穷源,只有穷源意要,知常达变,才可领悟其中之奥秘于万一。”学习期间,刘宝厚除了熟练掌握和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收集病史,进行辨证论治确立理、法、方、药的思路和方法,还力求尽可能的对中医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成功的中医药知识传播活动,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灵活的表现形式、生动的表达艺术,这是永远也做不完的学问。”刘宝厚告诉记者:“对中医来讲,如果离开了传统文化而不主动谋发展,就会仅仅变成了一个历史标志而已。因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关系中医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细致的任务。”

  他说:“文化,是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通自然,教化天下之学问。它揭示的是人的本性、自然的本性,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勤劳智慧、传承创造的意识形态和悠久厚重、丰富多彩的社会文明。中医文化,除具有文化的一般属性之外,还具有中医学的特殊属性。”

  刘宝厚认为:“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了。”

  从医60年来,刘宝厚治愈的肾脏病患者达到8000余人次,他在学术上提出的“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药有机结合”的临床医学模式,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由他创新的“病位病性辨证”法,提高了临床辨证的准确性、规范统一性及可操作性,是中医诊断学的一大创新与发展。

  回忆自己的人生,刘宝厚感慨地说:“中医药的发展,当然不能脱离这一主题,把健康的文化传播给民众是我们的基本追求。其中,中医药知识,特别是养生防病知识的普及,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几千年的实践和经验中,中医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东方民族特色、适合东方民族生活习惯的行之有效的养生防病理念和方法,深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并经过不断丰富、完善、修正,世代传播,指导着民众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据了解,刘宝厚提出的“标本兼治,祛邪安正;瘀血不去,肾气难复;湿热不除,蛋白难消”三大肾脏病治疗原则,对提高疗效起到了指导作用。据此研制出清热健肾、益气健肾、补阳健肾、通淋健肾、蛭龙通络、活血止血、温阳泄浊等7种制剂,临床应用20多年,疗效显著。由他编著的《病位病性辨证精解》也将于今年10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次出版发行。(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紫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