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资讯 > 文化兰州 > 正文

“四版规划”绘制靓丽金城

发表时间:2015-08-18 来源:兰州文明网

  

  资料图片

  拆除锅炉

  脱硫设施

  修剪绿植

  黄河风情线、湿地保护、企业出城入园、大气污染防治……身居兰州,人们都能切身感受到近几年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国务院批复《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明确提出,将兰州市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这将使这座丝绸之路上的节点城市,再次焕发青春活力,变得更为靓丽多姿。

  有限空间 制约城市发展

  兰州市是“一五”期间国家确定重点建设的12个工业中心城市之一,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能源电力工业基地。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主体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两山夹一谷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黄河谷地成为城市的发展重点,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发展要素不断聚集在黄河谷地,有限的空间资源无法满足城市发展,进而制约了城市的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困扰。

  近年来,兰州市坚持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推进土地、水、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以改善城区空气质量为目标,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积极进行炉窑灶清洁能源改造,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强化重点污染企业和污染源监管。坚决关停、限产一批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鼓励工业企业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治理,坚决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废气、燃煤污染、机动车尾气、二次扬尘和餐饮业煤油烟污染等的整治,实施“油改气、煤改气”环保项目,控制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有监测优良天数记录以来最多的优良天数。

  在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兰州市进行了雁儿湾污水处理厂、西固污水处理厂、盐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改造提升,建设沙井驿、彭家坪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提升泵站,巩固提高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能力。实施黄河一、二级水源地保护及治理项目和农村居民安全饮用水工程。固体废物、噪声污染治理及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推进城市和农村垃圾等固体废物和医疗垃圾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启动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县区级标准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及收运设施建设工程和乡镇污水处理工程。

  全市扎实推进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的清洁生产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围绕工业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十大节能工程,加快再制造业产业发展,推进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形成“资源—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完善建筑节能管理制度体系、绿色交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形成以社区回收站为基础、集散市场、分拣加工、拆解中心为核心,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工利用为目的,面结合、三位一体、规范高效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加快实施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提高中水回用率。推进太阳能光热、光电和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协同推进 人居舒适度逐年提升

  建设局:全力改建污水治理稳步推进

  目前,兰州市污水污泥处置工作深入推进。西固污水处理厂、盐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雁儿湾污水处理厂已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管网工程已基本完成。实施排水防涝和轨道交通建设配套管网改迁工程,完成盐场加压站改造、沙井驿泵站提升泵站及配建管道工程。黄河兰州城区段南北两岸污水溢流口截流工程、雁滩地区污水管道完善及南河道截流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完成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调整和“两票合一”工作。启动污泥处置场建设工程,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及初步设计编制工作并已取得环评批复。

  西热东输工程已累计完成主供热管道敷设2×60公里、热力站65座;完成市上下达近郊四区2吨以上燃煤锅炉改造任务233家3852吨。实施未供暖建筑改造130处91.35万平方米。出台《兰州市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收费改革攻坚方案》,积极实施供热计量改造。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稳步开展。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步伐,完成省上下达兰州市321.28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启动40栋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积极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4个项目已取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8个项目已报省上评审。

  环保局:全力治污赢得更多蓝天

  2012年以来,兰州市把治理兰州市大气污染作为重大民生、普惠民生、公平民生的政治工程来抓,拉开了兰州市大气环境治理的整体战攻坚战的序幕,逐步建立起具有兰州特色的治污机制。今年,兰州市圆满完成了六大燃煤电厂和西北铁合金等一批重点工业企业的烟气深度治理,全部达到了新的排放标准;实施了89万平方米未供暖楼院供暖改造;完成了全市121家加油站和76台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对城区869.6蒸吨燃煤小锅炉进行了集中整治;对3000余家餐饮企业强制性推行清洁能源和油烟治理;在冬季采暖期,对三大电厂和兰石化分公司持续实行“四限”和“一察三测”;各县区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了网格长、网格员、巡查员、监督员“一长三员”制度,实现了全覆盖管理、全天候巡查、全方位监管。

  通过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举措,兰州市27个纳入国家“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考核的污染减排项目和纳入全市“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业治理项目提前一年完成。尤其在201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国家级兰州新区后,兰州市按照“3+8”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主城区重点企业向外转移,加速“出城入园”搬迁工作,全面促进兰州市产业布局和城市结构的调整优化。

  全力开辟刘家峡第二水源,预计2016年底建成投运,届时兰州市将彻底结束兰州市单一水源的历史,确保全市人民喝到更加健康安全的饮用水。

  成立西北首个公安环保分局,建立了环保、公安联合环境执法、无间隙协同办案机制。建立排污权交易平台,探索并构建规范的排污权交易减排模式。引入无人机航拍取证技术,在实现兰州市环境监控无盲区、“零死角”的同时。将重点项目建设审批进入政务大厅,开通绿色通道,进一步简政放权,大幅增加县区环保部门审批权限,为建设项目能够尽快办理前期手续,促进项目落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2013年起,兰州市城市月度和年度排名均退出全国空气重污染十大城市行列。好的空气质量使广大市民增强了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许多人由过去一到冬季出去“躲污染”,到现在邀请朋友“游兰州”,共享清新空气和美丽蓝天。

  工信委: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外迁给市区腾地

  结合国家和省政府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全面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去年完成国家下达兰州立祥纸业有限公司等3户企业4条生产线的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其中,铁合金生产企业1户,落后产能1.2万吨;电石生产企业1户,落后产能5万吨;造纸企业1户,落后产能2.2万吨;同时,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向兰州新区拓展。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107户企业启动实施出城入园工作,其中72户企业向兰州新区拓展搬迁,35户企业启动向远郊县区搬迁。另外,为缓解城区环境压力,实现铸造及热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兰州市将近郊四区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热加工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向兰州新区(黑石川)循环经济产业园集中转移。目前,全市涉及的78户铸造和热加工企业中有32户企业参与组建了“兰州联合铸造有限公司”,由该公司总体实施铸造和热加工企业搬迁改造项目。

  园林局:见缝插绿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

  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留给城市绿化发展的绿地严重不足,在紧促的绿色空间内,兰州市充分利用现有的园林种植资源,追求园林绿地综合效益最大化;见缝插绿,从过去单一平面的设计模式中走出来,调整绿化种植模式,结合城市道路、停车场、河堤护坡、墙面、屋顶等,发展立体绿化,提升城市绿化层次,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充分合理地利用城市绿地资源。

  如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合理的配置植物种类,采用“乔、灌、地被”混合的复层种植模式,加大乔木在园林景观中的种植比例,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尽可能多的增加城市绿化量。加大了对“林荫停车场”的绿化改造力度。软化停车场内路面,增大覆盖面积,解决机动车露天暴晒的问题。使用环境友好型材料作为黄河风情线沿线部分河段的生态型驳岸的主要材料,保持原有水生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净化水质。充分发挥“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的作用,将其纳入今后城市可持续发展绿化建设中。在原有城市绿化建设的基础上,努力增幅扩绿,尽量避免大型城市绿地改造和景观设计,保护原有的绿化成果,大力发展节水型园林绿地,保护城市水资源,逐步实现园林由耗水型向节水型转变。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清洁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兰州市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水力等清洁能源。白塔山公园通过建设太阳能路灯实现全园主景区节能照明,实现公园绿地照明花费“零投入”。

  专家解读发挥自身优势打造青春金城

  兰州市城乡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贾云鸿说,不可否认,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诸如环境恶化、土地供应不足等等,这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因此,“四版规划”中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城市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对策。

  贾云鸿认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就是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周边广大地区,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强化以资源环境为前提、以城市特色为主题,以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来带动城市发展。

  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城市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全面规划,周密设计。城市规划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城市必须有科学而全面的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总体发展规划、宏观战略安排和城市定位。它要体现经济与自然的协调配合,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文化的融合、人的本性的全面发展。城市规划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人类必须在城市环境系统总体平衡所允许的范围内,更新现有城市和建设新的城市。二是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与布局。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城市定位和城市整体发展目标。应该将控制与分散结合起来,严格限制严重污染的工业产业在市区内发展,将大量的工业迁入园区。工厂拆迁让出的土地多用于增加绿地,改善居所和周围环境。将产、学、住有机地结合,形成“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模式。三是要贯彻节约的原则。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政府、节约型社区、节约型企业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长远利益所在,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

  贾云鸿谈到,为了实现规划提出的目标,兰州市要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周边的可利用环境空气容量,逐步实施中心城区内污染较重且布局不合理的污染企业搬迁、置换;充分利用城市西北部环境空气容量大的特点,鼓励工业企业跨出河谷盆地向兰州新区发展,缓解中心城区环境压力。

  蓝天、碧水、绿地,这是人们对生活的基本需求,更是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lzwen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