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资讯 > 文化兰州 > 正文

知道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访古代史和中亚史学家王尚达

发表时间:2017-12-07 来源:兰州文明网

 
 

  (王尚达(左)在考察路上 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王尚达,1947年出生于兰州,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事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擅长于世界上古史、中亚史、西北史、西北民族史等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从事翻译工作。他独自以及与人合作发表多篇(部)著作论述,其中1993发表《唐朝前期西北交通之经营》,1994年发表论文《唐代中原与西域之间的贡赐贸易管窥》,1995年发表《唐代粟特人与中原商业贸易产生的社会作用和影响》,1996年与赵惠合作《中亚国家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与前景》与郑炳林合作《吐蕃统治下的敦煌粟特人》,1997年发表《匈奴与拓跋鲜卑历史发展的不同及其原因》,2002年与杨恕合译《十四——十九世纪中国在中央亚细亚的外交》,2003年发表《西班牙王朝婚姻与伊莎贝拉女》和《关于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文化意义的探索》,2004年与奉继华发表《“9·11”之后印度在中亚的国家利益追求》,2005年发表《马克思对世界古代史研究的贡献》、与杨恕共同发表《新疆与历代中原王朝政治关系的计量分析》、与王文共同发表《苏联对中亚的语言政策:评论和反思》,2006年发表《试述西方国家国有经济的改革》。

  与王尚达教授见面是在兰州大学的图书馆里,那时他刚刚参加完一个学术会议,见到记者之后,他说:“我们也不要谈什么采访,就当朋友之间聊聊天吧。”

  王尚达1947年出生于兰州,1967年从西北中学高中毕业,次年11月到天水市清水县插队,1970年8月到靖远煤矿做采煤工,3年之后回到兰州,在当时甘肃省燃化局(现兰州煤炭局)担任装卸工。“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能成为现在的样子,以为可能一辈子就在煤炭系统度过了。”他说。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王尚达已经30岁,他觉得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考大学的机会了,虽然当时他最喜欢的学科是地理,但由于地理属于理科,需要考数理化,而多年的工作导致他对这几门功课已经生疏了,因此他决定报考兰州大学的历史系。“虽然考不了地理,但我从小也很喜欢文史,在工作期间我也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所以我觉得自己报考历史专业应该比较有把握。”他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刻苦的复习,1978年2月王尚达顺利地考上了兰州大学历史系,1982年本科毕业之后他又考取了该专业的研究生。

  1983年,我国首支以兰州大学学生为主、名为“兰天”的丝路考察队,历时43天、骑行4411公里,对丝绸之路沿途进行实地考察,发掘了对研究黑水国(隋唐年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物古迹,震动业界。王尚达正是考察队中一员。“学校组织活动时,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同时我个人酷爱远足,上中学的时候曾经用两个月的时间从兰州途经延安徒步走到太原,所以知道这个活动之后我立刻报名参加,并且成功入选了考察队。”

  王尚达回忆到,当时“兰天”考察队一行中,包括兰州大学的28名本科生、2名研究生和4名青年教师,兰州大学电教科的3名工作人员以及2名汽车司机,还有2名天津自行车二厂的青年工人以及甘肃电视台的3名记者。天津自行车二厂为考察队提供了30辆崭新的红旗牌加重自行车,派2名青年工人为队员们沿途修理自行车。“当时的考察队员中以本科生为主,我是两名研究生之一,当时已经36岁了,在学生队员中是年纪最大的。”

  1983年7月17日到8月28日,历时43天,考察队平均每天骑行超过100公里,其间需要安排出足够的时间进行人文社会和自然地理考察,时间短、行程紧、任务重。“记得有一次我们要穿过柴达木盆地到达一个预定的目的地,那一天我们骑了200多公里路,距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路又不好走,后面的汽车开着大灯为我们照亮,不少队员都是摔倒了爬起来接着骑,等到了目的地之后,接待人员听说我们是骑自行车过来了,都说不可思议。虽然遇到了这么多困难但是也没有一个队员想过退出。”

  虽然考察过程辛苦,但是收获也颇为丰富,王尚达当时负责考察遗址和文物遗存。他告诉记者,在张掖市古黑水国遗址,历史系的汪海森和吴玉中,顶着大雨,在三小时内用小刀、饭勺挖出了一些珍贵文物,其中有三足陶鼎、铜镜、陶俑、铜钱等,这些古文物对研究古黑水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那次考察,除了在学识方面有很大收获,其实对我们这批人的意志品质也是一个很好的考验,让我们有了精神上更高的追求,同时也挑战了自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祖国的山川地貌有了直观的认识,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以及风俗习惯有了了解,长了见识开了眼界,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1985年研究生毕业之后,王尚达留校任教直到退休。在此期间他主要从事世界上古史、中亚史、西北史、西北民族史等领域的研究。在采访中他很谦虚地告诉记者,在他从事研究的领域,学术观点很多,自己这些年也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因此学术方面的一些问题他就不想谈论太多,只是大致与记者聊了聊这些年他重点研究的中亚史。王尚达说,中亚地区与我国毗邻,在历史上形成了多方面的密切联系。而要想了解中亚史,就要对中亚和新疆问题进行全面研究,这其中涉及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历史、文化、科教、资源环境及人口诸领域。近年来我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迅速,尤其是中亚五国独立以来,我国与它们迅速建立起良好的外交关系。我国积极倡导组建的上海合作组织除中俄之外的4个成员国都在中亚,中亚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核心区。在“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战略布局中,中亚无疑占有突出地位,因此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是非常重要的。

  上课时,王尚达发现很多学生喜欢历史,却不怎么喜欢上历史课。为了弄清这个奇怪的现象,王尚达做了很多工作,后来他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历史学远离现实,远离生活,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体验,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有的学生把历史课当成了记录课,你说什么我就记什么,只动手不动脑。还有些学生干脆选择放弃。为了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阐述自己的观点。当学生所学知识能学以致用时,就是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学历史的根本目的就是以史为鉴。学史就要把它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这个理念他一直贯穿在自己的教学之中,他的不少学生也正是应为这个原因同样走上了教师的岗位。

  王尚达的大半生可以说都是与历史学打交道。那么“历史”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他告诉记者,历史是什么?它是过去的岁月,人类过去的活动。既然过去了,人类为何不让它像落花流水般逝去呢?我们苦苦追寻的缘由是什么呢?他深有感触地说:“人类最初的文化活动以及理想追求所产生的理念奠定了现代社会的现状。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将来。研究历史是引导人们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我认为这就是学史的真谛。”

  “历史是人们对过去事实及前人经验的概况和总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读史可以明鉴、指导国家未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个人的聪明才智,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因此,学好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王尚达告诉记者,历史其实就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处理为我所用,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会受益无穷。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耳闻目睹、言传身教固然重要,但如果有人能够加以整理、提炼和保存,然后将精华传播于世,其效果将会大大提高。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常常会发现身边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祖先的事迹那里找到答案,这有助于我们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历史能为当代人的生活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对国家关系、社会习俗、民族发展等各个方面的理解。如对民族史政治史等方面的研究,会对我们当代的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对经济史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经济发展的模式、规律等诸多因素加强了解,从而对经济问题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此外,王尚达认为,从国家历史的角度看,国家有必要向全体国民灌输本国历史,从而增强人们的自豪感、荣誉感、归属感和整体的凝聚力。

  2017年70岁的王尚达已经不再从事教学工作,可是他却闲不下了,“这几年我都会约上一些朋友去各地旅游,我们专门去自然景观好的地方,哪怕是山大沟深也不怕,前两天我刚从四川回来,在那里我不带氧气就爬上了海拔4800多米的地方。希望借着这几年身体还好,可以把祖国的名山大川走个遍。”他说。(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徐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