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资讯 > 文化兰州 > 正文

屹立陇东的百年黑弹树

发表时间:2017-09-12 来源:兰州文明网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然树活百年不为奇,千年者比比皆是,人活百年者鲜见,千年者绝无。树屹立千年默默记录了岁月的风雨沧桑,人有史书薪火相传却难尽往事。给树一个故事让它神奇,给人一个故事让她愉悦。

——题记

  宁县盘克镇潘村的胡家掌有一棵树围2.2米,高13米,林业部门认定树龄150年左右,状如伞盖的黑弹树。黑弹树除了种子与檀树区别较大,叶子墨绿,树叶边缘锯刺没有檀树规则外,几乎跟檀树没有区别,一百多年来常常被误认作檀树,后经林业部门专家辨别认定为黑弹树。

  黑弹树,又名小叶朴,黑弹朴。因果实墨黑色,坚硬如弹丸,得名黑弹树,喜光耐荫,耐寒,耐旱,喜黏质土;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慢,寿命长。是我国东北南部、华北、长江流域及西南各地的习见树种。黑弹树这一在陇东疏松的碱性黄土上没有任何种植条件和文献记载的树种,突然间这里出现一棵孤零零的参天黑弹树又是怎么回事呢?一株鲜有的树种,就这么随随便便地选择了这个村庄,随随便便地植根于村东的沟边上百年吗?当然不是,这种生长在酸性黏质土上的树种能在这里出现却有着许多机缘巧合。

  故事得从清末陇东大地上那次动荡说起。清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后迅速占领陇东,此时的陇东大地历经连年灾害,加上四处土匪横行,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驻扎庆阳南部的是提督雷正绾率领的几十营清兵,行伍出身的四川中江人雷正绾,麾下多为巴蜀子弟。这些巴蜀子弟在东边太平军横扫江南,北边捻军兴起,各处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之时,离乡从军远征时,大都有着千百般的无奈。参军出征九死一生,离别时在祠堂里敬别祖宗,告别家乡热土时,怀揣一捧村头的红土作为思乡之念,便含泪离去。怀中的这一捧红土便是家乡的全部,里面有祖先的血汗、有家人的祈福、有妻子的牵挂、有亲属的祝福、有村子的味道、也有祠堂前树木的籽种混在其中。

  1866年9月董志塬被占领后,庆城—合水—盘客—九岘—正宁—职田(旬邑县)一线战乱相对较少,成为陇东通往关中的交通要道。1867年春,清兵由于粮道堵塞供给跟不上,加之甘肃连遭天灾,雷正绾与其弟雷声远“遥商遣各营就食”民间,派遣其中的三营四川兵前往盘克镇没有陷落村堡屯驻其中:温德胜营屯扎罗堠堡、孟玉德营屯扎胡家堡、曾德胜营屯扎在邓家堡。屯扎的军队在盘客一带路口设卡拦截回军和土匪,顺便盘剥过往行人。变为焦土的陇东山地一片狼藉,过往行人万分恐惧,许多行人循树前行,因为树木完好的地方常常是免遭生灵涂炭之地,有人家或官兵驻扎相对安全。胡家掌因为战乱或死或逃早已无人居住,只有沟口一棵参天国槐高耸在塬边,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胡家掌也便成了南下关中的途经之地,槐树下的这条山路变成南下关中的一条临时道路,屯驻罗堠堡的清兵便在这里设了哨卡。一天晚上,住在罗堠堡的官兵和居民遭到了一股流匪的围攻,附近堡寨的居民持械相救,胡家掌哨卡的清兵得到消息不敢怠慢前去救援。

  夜间离卡时,一时慌乱一捧来自四川的红黏土掉在了这棵槐树下。一场春雨那捧在胸膛干渴许久的红土变得湿润了,混在其中的一粒黑弹树种子在酸性的红土中生根发芽,穿透红土伸入碱性的黄土变成了一棵黑弹树。若干年后一户姓赵的人家移居到这里时发现了这棵奇怪的树从此保护了起来,后来赵家走了胡家搬过来依然当作神树保护,最后胡家走了赵家又回来,一百多年来这棵树一直被保护了下来。后来人们发现树干上生出貌似变异的嫩枝,这奇异的枝叶冬天不枯依然翠绿,还是一剂强筋骨、除风湿、养血安胎的良药,后来得知这便是中药中的寄生,于是乡民们常来采摘泡茶疗病。据说树皮或枝条还可祛痰,止咳,平喘。用于咳嗽痰喘,根皮入药,可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因此一百多年里,人们看到这棵叶子比其它树绿了很多的树还能长出寄生都很喜欢,虽有很强的萌蘖力根上却没长出一棵像样的树来,即使偶尔长出一两棵也存活不久。人们总想在这里培育出一些黑弹树来,黑弹树每年在这里结出的种子成千上万,或散落大地或被人采集离开酸性红黏土。黑弹树的种子不再生根不再发芽,独存黑弹树更加显的稀罕。

  国槐虽有千年却惨遭砍伐,唯黑弹独存!(兰州日报 作者:刘自主)

责任编辑:张紫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