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资讯 > 要闻 > 正文

做好党建服务“最后一公里” 兰州城关区打造城市街道品牌

发表时间:2018-07-18 来源:兰州文明网

做好党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党工委着力打造城市街道品牌

  近日,酒泉路街道社区办和畅家巷社区,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红色教育基地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念馆门前举办了“百米长卷手绘创文”儿童公益活动,为文明城市创建助力。图为孩子们在百米长卷上绘图。  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近年来,城关区酒泉路街道党工委全力构建“一公里”惠民工程党建体系,着力打造城市街道品牌,真正打通了党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陇原先锋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先锋引领:凝心聚力求实效

  酒泉路街道党工委下设1个机关党支部、5个社区党支部,直管党员835人。针对居民党员、流动党员学习教育难的问题,街道党工委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构建了“3N+”立体式党员服务管理“金字塔”体系,结合“网格化”管理经验,建立了43个党员活动网格,选聘责任心强、热情较高、组织能力好的党员担任党员活动网格网格长。

  这样一来,每个党员活动网格通过网格长这个造血细胞,逐步传播带动网格内每个党员参与学习,有效解决党员如何灵活开展学习这一问题,逐渐实现由“网格化管理党员”向“党员网格化服务”转变,做到了党员学习教育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深化了“小网格走进党员心”。同时,街道党工委创新管理,细化分类,根据不同党支部和党员特点,积极推行了互帮互学、上门送学、音频引学、微信推学等“四学”模式,确保学习教育不走形式,覆盖到位。

  酒泉路街道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家街道党建办公室,依托“网格楼院长”入户对辖区835名党员尤其是179名流动党员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了街道党建微信专栏及QQ管理工作组和流动党员手机短信平台,定期发送学习资料、培训介绍、节日慰问等活动信息,组织开展特色党员活动。

  与此同时,酒泉路街道明确工作职责,推行政社分离,突出“一口接件、一站办理、一体功能”工作理念,全面取消社区政务大厅,建立全市首家街道一级行政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实行“一口式接件、归口式办理”模式,有效实现了行政事务与服务职能的分离。

  如今,酒泉路街道网格楼院长更多的是走进居民、商铺、单位、辖区楼宇中,通过“坐等”变“上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反馈意见建议,有效缩短了街道社区与居民群众的“距离”,得到了辖区广大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充分体现了街道社区开展行政事务与服务职能分离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良好成效。

  多策并举:为民服务出实招

  酒泉路街道地处兰州市城关区中心地带,0.88平方公里的所辖区域内住着56221名常住居民,另外还有约1万余名流动人口。街道党工委从辖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努力做好每一件为民服务工作。

  “只有彻底改变小街巷,才能完全根除脏乱差。”本着这样的工作思路,酒泉路街道以辖区历史文化底蕴为主题,对畅家巷、杨家园、颜家沟三条小街巷进行了整体改造,全力打造了杨家园“巷往时光”及颜家沟城市管理一体化小街巷、畅家巷创卫示范一条街、金昌南路“百年华章”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

  与此同时,酒泉路街道着力推行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将辖区内41个“三不管”楼院全部移交城关物业,让低收入和出租户等家庭,也享受到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为了切实解决辖区大板楼居民群众住房冬天特别冷、夏天特别热的问题,街道协调相关部门,先后对辖区38个老旧楼体实施了外墙保温工程,共为辖区2300余户、12000余名居民群众改善了生活环境。

  为持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街道将所属五个社区全部打造成“一刻钟服务社区”,并按照“十个一”的社区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了服务信息资源库,全面丰富为居民群众服务的项目、种类,实现“小需求不出社区、大需求不远离社区”愿望。

  针对辖区老年人缺少文化、娱乐、保健活动场所的问题,街道想方设法建设了全省首家街道一级智能化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面积约650平方米,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理疗康复、文化服务等服务项目,充分满足辖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诉求,切实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党员群众在哪里,党的旗帜就飘扬在那里;群众有什么需求,党组织的服务就跟进到那里。”正如酒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鹏所言,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项项服务的推出,赢得党员群众的广泛赞誉。辖区党员群众为酒泉路街道党工委亲手绣制了一面党旗和一面国旗,激励街道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