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研究 > 正文

打赢脱贫攻坚战亟待从五个方面发力

发表时间:2018-04-03 来源:兰州文明网

  打赢脱贫攻坚战亟待从五个方面发力

  甘肃行政学院副巡视员、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王伟

  过去的一年,我省脱贫攻坚在砥砺中前行,全年减贫6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9.6%。扶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调研发现,当前我省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帮扶对策不够具体、群众思想不够解放、基层组织有所弱化、腐败现象仍有发生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不是形象工程,不是涂脂抹粉。脱贫攻坚贵在精准。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仅有不到三年的时间。可谓任重而道近。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效,必须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因人因地施策,推动精准扶贫向高质量发展。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亟待破解五个问题。

  强化政策宣传能力。要加强对帮扶干部、贫困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及党中央、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帮扶干部的培训,使其把握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通过广大帮扶干部的学习理解,做好百姓宣传政策工作,使党中央的扶贫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深入百姓心中。同时,加快推进贫困村互联网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建设,依托互联网平台这一现代化手段宣传扶贫政策,提高贫困户对精准扶贫的认识,增强扶贫的自觉意识和主动性,使广大贫困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来。

  增强精准施策能力。弄清情况是精准脱贫的必要基础。帮扶工作必须搞清楚辖区内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越清楚越好。比如,低收入贫困户的状况,低收入贫困户总数有多少,有多少户有造血能力,有多少已经具有脱贫致富的意识和愿望,他们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为什么还有相当部分的有造血能力的贫困户缺乏致富意识和愿望,怎样使这部分贫困户也产生内生动力,等等。扶贫最重要的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高脱贫致富的参与率。因此,必须进一步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贫困户脱贫的详细户情和心理状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贫困群众自身约束和环境约束的条件下,有针对性的精准施策推进精准脱贫工作。

  提高群众发展能力。一些群众认识不到位,思想不够解放,影响扶贫与脱贫工作。相当一部分贫困群众对政策了解不够,对政策知道不多,理解不透,对未来信心不足。特别是受知识水平和落后风俗影响,认为脱贫是党委和政府的事情,是干部的工作,不是自己的事,缺乏脱贫的主动性、积极性、责任心、自觉性。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克深度贫困的关键节点。在扶贫攻坚实践过程中,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当地的具体条件和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规划和安排。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强化责任担当,引导广大贫困群众解放思想,因村因户施策,到户到人帮扶,切实提高脱贫攻坚实效,确保我省如期脱贫、稳定脱贫。贫困地区要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努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好传统产业改造,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紧紧围绕精准脱贫工作进行,发展能使贫困群众受益的产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强化基层组织能力。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宣传和执行者,是促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柱,是贯彻和实施国家法律法规的主力。目前,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依然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组织活动不规范,干部工作热情不高,管理制度不严,组织功能有所弱化等问题。基层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的要求不相适应,制约了决胜全面小康脱贫攻坚战的推进。农村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能否打赢这场硬仗的基础保障。必须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发挥基层组织以及党员的表率作用,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为新时期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证和有力支撑。

  严惩扶贫腐败现象。习近平同志指出:“有的地方扶贫、涉农、医保、低保资金都敢贪敢挪,而且拿这些钱来行贿买官,群众的‘保命钱’成了干部的‘买官钱’,发达地区通过工程项目搞权钱交易,贫困地区贪扶贫救济的钱,恶行令人发指。”扶贫过程中存在的腐败现象不仅直接影响扶贫成效,危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目前在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现象比如,贪污挪用、虚报冒领、层层截留、吃拿卡要、克扣私分、挥霍浪费、优亲厚友等仍有发生。要进一步加强对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加强对于重大领域、重大项目、重要资金的审计监督。对这些扶贫工作中出现的违法乱纪、贪污等各种腐败行为,一经发现要严厉惩处。(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徐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