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研究 > 正文

二中全会着力落实依宪治国

发表时间:2018-03-27 来源:兰州文明网

  二中全会着力落实依宪治国

  中共兰州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郭红

  十九大召开短短三个月,二中全会专题讨论修宪,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着实令人振奋。这不禁让我们对新时代新征程的顺利推进,对实现十九大报告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不仅充满了热切的期待,更增添了坚实的信心。

  一、依法治国从依宪治国开始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确定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基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基本手段,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十八届四中全会我们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十九大,党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做出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党确立了我国目标的新目标,提出了我国发展的新方略。二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修宪建议欲将以上重大变化列入宪法,凸显了我们党依法治国的推进力度,展示了我们党对依宪治国的高度重视,是党中央抓落实、促实效工作风格的再度展现。

  我国要在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我们深知一个现代化强国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现代经济体系,更要有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而实现法治便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并且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达成现代化的基准性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强国富民的指导思想,“八个明确”是其核心要义,其中第五个明确要求全党,要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的组成部分,足见依法治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分量。

  我们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我们懂得共产党人要为人民谋取的幸福,不仅是衣食无忧,更有平等自由。作为一个现代政党,只有力促国家实现依法治国,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获得坚实而持久的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撑,人民的幸福才能更为牢靠。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位置,加强法治必然要从宪法开始,依法治国首先要做到依宪治国。二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治保障。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长期执政的执政党,对我国发展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只有上升为国家意志才能得到一体遵行,党的理论方能转化为社会实践,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就必然要通过宪法和法律。

  二、尊重宪法权威党中央率先垂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学法、尊法、守法意识显著增强。这其中我们党确定国家宪法日等倡法行为功不可没,党中央率先垂范,依据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及时提出宪法修改建议更是重要表现。

  二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由宪法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以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这是我们党尊重宪法权威,在全党,进而在全社会进一步增强宪法意识的重要而有效的举措。

  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党的自信在此次宪法修改建议中得到极大彰显。全会不仅要求在总体上要保持我国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而且认为,在此基础上也要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强调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并鲜明宣示,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 

  毋庸置疑,现代法治理念来自西方,我们虚心学习、努力实践,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只能亦步亦趋、照抄照搬。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善于学习、兼容并蓄的优秀品质,我们党也擅长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工作。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受西方传统法治文化羁绊,推进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促使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发挥长期执政的执政党在法治建设过程中的独特而又重大的作用。(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徐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