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研究 > 正文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

发表时间:2017-12-29 来源:兰州文明网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 

  中共兰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于金凤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习近平同志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形象而深刻地说道:“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所以,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其次,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既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更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第三,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创新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如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呢?

  一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二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快水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三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严格保护耕地,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

  四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经济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因为经济发展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各种资源和能源,即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经济发展了,又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全社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习近平同志曾说过:“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要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改革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一要把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二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主要是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三要改进政绩考核办法,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在经济建设上,大力推进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特别是在环境领域,要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主题,以加快建设“两型”社会为主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在政治建设上,强化党和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领导力;在文化建设上,逐步完善建设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制度,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执政观、政绩观,形成广泛持久的社会意识形态,将生态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在社会建设上,建立公民社会,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将公民环境权明确写入宪法中,提高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度。(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徐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