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探索 > 正文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贺懋燮:打好徽字牌 唱响黄梅戏

发表时间:2016-04-12 来源:安徽文明网

  安徽省是一个戏曲大省,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花鼓戏等传统戏曲异彩纷呈、绚丽多姿。近年来,我们持续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大力实施安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剧目,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戏曲艺术人才。

  我们主要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四个并重”。坚持挖掘、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推动戏曲艺术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一是加大对传统剧目和原始唱腔挖掘采集,每年推出一批新编传统剧目,戏曲艺术的生命力进一步激活。二是认真落实国家各项非遗政策,打造黄梅戏和徽剧保护示范区,规划保护好徽剧和黄梅戏源头。三是鼓励建立各类戏曲社团组织,实施“校园大舞台——徽风皖韵进高校”等地方戏曲进校园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戏曲传承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四是注重发挥各剧种创作优势,每年创排一批代表安徽艺术水平的戏曲作品,推动了戏曲艺术持续繁荣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沉寂多年后,徽剧这一古老的剧种自2013年起连续创排《惊魂记》和《徽班进京》两台大戏并成功晋京展演。新编历史剧《抗倭将军戚继光》,是京剧时隔7年后推出的一部力作。作为安徽文化艺术中最响的名牌和最具标志性的戏曲剧种,黄梅戏以《小乔初嫁》时隔15年再次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在第七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上,仅安庆市(含所辖县)就有12台新创剧目参加展演。庐剧、泗州戏等地方剧种也相继推出一批优秀剧目。

  二是坚持“两个打造”。一是每年省里集中力量扶持10个演艺项目,二是各市立足自身优势,每年重点扶持1个演艺项目。几年来涌现出大批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徽风皖韵的优秀作品,2015年举办的安徽新创精品剧目晋京展演活动,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有7台新创精品剧目在首都北京集中亮相,参演剧目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规模之大、时间之长,都创下近年之最。今年下半年我省还将继续举办安徽新创精品剧目晋京展演活动,计划同时组织10台大戏集中晋京。

  三是坚持“两个着力”。重心下移,扎根人民,开展了一系列惠民活动。一是着力面向基层,组织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去年全年送戏21722场,实现全省15539个行政村全覆盖,受益的农民近1000万人次,达到全省人口的1/7。二是着力服务群众。举办“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好戏大家看系列展演展示活动”,全年展演大、小戏408场,农民工、环卫工人、先进模范人物、残障人士、现役军人等各界代表获邀免费观看演出,既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使传统戏曲在服务群众中增强了生命力。

  四是坚持“三个扶持”。一是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设立戏曲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地方戏曲的创作、演出及戏曲院团演出设备更新和演出场所建设。二是出台《省属文化企业“双效”业绩考核及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助推地方戏曲艺术传承发展。三是修订《安徽省重点文化品牌扶持奖励暂行办法》,鼓励戏曲精品创作生产,打造一流文化品牌。

  五是坚持“一个龙头”。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全省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青年英才工程这个龙头,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带动人才队伍的整体提升,培养造就了一批戏曲名家大家。演员王琴、孙娟和韩再芬、何云相继获得第26届、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韩再芬成为安徽省和全国黄梅戏剧种中首个荣获“二度梅”的演员。

责任编辑:lzwen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