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人影像馆 > 正文

司惠芳:好媳妇20年如一日孝敬残疾叔叔

发表时间:2016-08-26 来源:兰州文明网

  崇高的风格是伟大灵魂的回声,在一切被中华民族所称颂的道德品质中,依然是血溶于水而奔流不息的忠孝之道。纵使哲学的思辨,生化的妙笔,也难以描述着人间至高至深的真爱。海石二小普通教师司惠芳二十年如一日,尽心奉养无妻无儿无女的叔叔,竭力孝敬年迈的公公、婆婆,诚信善待多病体弱的父母,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孝老爱亲的含义,在兄弟姊妹中树立了榜样;作为教师他热爱教育事业,热心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教书育人,在同事中堪称楷模。她的感人事迹如涓涓细流,流过人们的心田,真心的美德如河流,越深越无声,孝老如山,大爱无痕。她践行家庭美德,孝敬父母,长期悉心照料体弱病残的老人,使他们享受人生幸福。

  司惠芳,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及教学工作。他是千万人中最平凡的一员,因为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在茫茫的人海中我们找不到他的背影;但她又是浩瀚群星中最璀璨的一颗,因为她二十年如一日的选择,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孝敬父母、侍奉残疾老人和抚育残疾孩子,用坦然的心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用爱心和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结婚以来,一直和叔叔生活在一起,夫妻双方都从事教育事业,起早贪黑,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除了照料腿部残疾的儿子,还要照顾这位残疾的叔叔。一个家庭,两个残疾人,还有远在农村的父母双亲,这是何等的不容易!老人的衣、食、住、行时时要操心,生病医治处处要过问。十年前,叔叔得了牙痛病,牙齿本来就不好,又拔了三颗病牙,从此,吃饭就成了问题,硬东西不能吃。以后的做饭很困难,年轻人要吃硬的,老人喜欢吃软的,但她每次做饭总是以老人的口味为主,有时在外面和朋友聚餐后,总要给叔叔带上一些适合老人口味的饭菜,让老人也改善改善。有时候外出几天,总是做好现成的饭菜放到冰箱,一一吩咐给老人,让他能吃上可口的饭菜。

  考虑到叔叔一生无儿无女,孤苦伶仃,孑然一身,她让丈夫经常带叔叔出去散心、开眼界。去省城兰州、青海西宁,塔尔寺、青海湖、拉卜楞寺、华藏寺、天堂寺、冶力关等旅游景点,祖国的首都——北京,古都西安,实现了叔叔多年的夙愿。

  母亲三次患脑溢血,她和丈夫及时将母亲从农村老家接到医院救治,熬夜守护,精心服侍,一次次将老人从病魔身边夺回。母亲失去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利用周末、节假日经常看望,为老人洗衣、做饭、带母亲做体检,看病问药。婆婆身体不好,老病号,家在农村,还要抽时间看望,帮婆婆干家务、干农活,洗洗涮涮,不怕脏,不怕累,经常和婆婆拉拉家常,和婆婆之间亲如母女,给兄弟姊妹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深受街坊邻居的好评。

  为了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幸福,她和丈夫陪同父母、公婆游览了北京、华东五市、黄龙、九寨沟、甘南草原、青海湖等旅游名胜,沿海城市张家界、桂林、海南、三亚、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沿海城市,为老人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使他们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司惠芳模范践行家庭美德,孝敬父母,长期悉心照料体弱病残的老人,使他们享受人生幸福;关爱子女,夫妻和睦,兄弟姐妹团结友爱,家庭生活温馨和谐,是孩子的好妈妈,丈夫的好妻子,为身边的同事、她的学生树立了榜样。有些家庭的老人教育儿女时常用司惠芳的事迹作对比。她所做的虽然是一件件小事,但好多人难以做到。她持之以恒的孝敬精神,得到了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家乡人民的好评,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

  她那尊老爱幼的美德像黑夜里的一盏灯,像寒冬里的一把火,温暖着每一个家庭;像沙漠中的一泓泉,像久旱时的一场甘霖,滋润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在老人和小孩需要帮助时,伸出温暖的手;在他们需要谈心时,递上火热的心;在他们需要关心时,说些安慰的话,帮助他们远离孤独与寂寞,帮助他们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与美好,使整个家庭充满欢声笑语。

责任编辑:lzwen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