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先进典型 > 金城榜样 > 正文

坚守西部一甲子的兰大人——记兰州大学原校长胡之德

发表时间:2018-12-28 来源:兰州日报

图为胡之德。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提起甘肃的教育,最先想到的便是兰州大学,作为我国西部地区最边远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她扎根西北,任凭时代变迁,始终坚守、奋斗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40年来,这所被很多网友称为“最委屈”的百年高校,有辉煌,也有低谷,更有重新振奋的再次出发。

  一代代兰大人一直秉承着“自强不息、独树一帜”校训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为我国的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众多为学校坚守和付出的兰大人中,学于兰大,长于兰大、教于兰大、退于兰大,守于兰大的胡之德教授,便是这些坚守者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精益求精的化学教师

  1952年,胡之德离开老家四川省荣县,被录取于兰州大学化学系。4年后,从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的他,留校任教,当时的胡之德也许不会想到,自己将和这座高校结下不解情缘。“上学来的时候21岁,如今已经87岁了,算起来在兰大已经有66个年头,一甲子的相伴让我对这所学校已经难以割舍。”

  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胡之德在化学系先后担任过助教、讲师、副教授兼科研秘书,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等职务。改革开放之初,胡之德更多的是从事基础课程的教学。“那时候不像现在,老师查阅资料可以上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各种社交软件进行交流,还有各种各样的参考书可供老师选择,做课件也可以做成PPT,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录。1978年我担任化学系教学科研秘书,给学生讲课能查阅到的资料十分有限,当时我们这些老师获取资料一般只有两种途径,一是图书馆里有限的文献和书籍;二是听我们老师总结出的经验。做课件更是要费一番工夫。你首先要用手工把查阅到的资料总结成教材、刻成蜡版,然后再一张张地用手工印出来。现在的很多人可能都不会想到,在那个时候,刻蜡版是我们老师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胡之德还告诉记者,那时候的老师,在上课时还需要一项必备的技能,那便是板书,一些授课内容通过板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往往会比文字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吸收,所以一个好老师还得是个好“画家”。

  那时候,胡之德担任主讲的有一门《分析化学》课,所采用的教材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由武汉大学编写的第一本《分析化学》教材,很多内容都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胡之德的讲课富有激情,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特别是板书工整,语言简洁,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们对此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使很多学生从他的讲授中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做预备实验时,胡之德总是站在学生身后,手把手地教,还不时地针对实验现象,提出些问题让学生解答,他说这是学生们在做实验时很可能遇到的问题,可能会问你,如果你弄清楚了,有了思想准备,就会“胸有成竹”。

  1978年,刘冰从清华大学赴兰州大学任校党委书记兼校长,他突破条条框框,为一批资深讲师争取职称晋升机会。也就是在那之后不久,46岁时仍是化学系副系主任的胡之德,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现了从讲师到副教授、教授的跨越,后来成长为兰大化学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让全国知道兰大的校长

  1985年,胡之德担任兰州大学校长,任职之初,他便提出“学风”口号,进行学风建设。“当时,有很多学校的学风都是照搬、引用的传统典籍中的名言名句,我们的想法是,在一所大学的教育中,传统文化是必须要懂得的,但是作为学风口号是不是合适,还值得探讨。兰大的学风一直是很好的。我们根据当时的兰大毕业学子就业后的社会调查了解到,兰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受到社会的认可并得到广泛好评,不管是在业绩上,还是在为人处世上,兰大学生继承了这种优良的学风,进而形成了优良的工作作风。我们又依据社会调查的结果和进入社会后校友的表现,结合兰大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次讨论,总结兰大长期以来真正形成的学风,最终确定‘勤奋、求实、进取’这六个字的学风口号,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担任校长期间,正是全国进行教育全面改革和大踏步前进的时期。胡之德便一心扑在学校的发展建设上,注重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推进学科建设,瞄准机会,审时度势,抓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设置和报批,特别是他的办学理念,影响了许多人。“上世纪80年代在党委领导下,我们提拔了91名3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现在这些人大都成了学科带头人,有人当选了院士,不少人还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

  同时,他还完善委员会制,尊重老专家、老教授的聪明才智,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提高了教职工的治学治校积极性,使处在西部的兰州大学人才缺乏、资金缺乏、教学条件困难局面得到缓解,也为学校后来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在他主持行政工作期间,兰州大学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在科研论文和科研项目上产生了显著进步,师生共同合作和努力下在出国考试中连续五年取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1992、1993年,兰州大学发表的SCI科研论文数量和引用率在全国高校排名前列,美国《科学》杂志评价兰大发表论文数全国第6。学校的经费收入大幅度增长,办学水平大幅度提升,在全国的知名度大幅度提高。也是在这一时期,胡之德和广大教师合作狠抓学科建设,建立了化学、物理、生物三个学科的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为后来建设一级博士点打下了基础。

  教书育人永无止境的学者

  1993年,胡之德从校长岗位上退下来了,但他并没有离开兰州大学,而是继续投身于硕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当中。“过去以行政为中心,现在又回到了教学科研为中心,我给研究生开设了‘高效毛细管电泳’、‘生命分析科学专题讲座’、‘信息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三门课程;当时我就在想:‘过去以传统科技为主,现在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胡之德告诉记者,他从以往的管理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感触也是很多的,结合新开拓的研究方向出版了《高效毛细管》、《分光度分析法》、《分析化学中的溶剂萃取》、《分离科学与技术概论》、《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等5本著作,还直接培养了2名从事文物保护的博士生,后来其中一个竞争上岗担任了中国文物保护研究院的副院长,另外一位成为敦煌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

  2000年以来,胡之德教授组织指导,或与人合作,或独立编著了《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等4部著作共80多万字。随后的一年,年已七旬的胡之德教授受中国老教授协会和甘肃省教育厅的委托,承担了筹建甘肃省老教授协会的任务,并任筹备组组长。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工作,甘肃省老教授协会于2002年10月正式成立,他被推荐为首任会长,2006年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又选举他连任会长。他是甘肃省老教授协会的主要创建人,两次被推荐并入选为中国老教授协会常务理事。在教师的岗位上工作近半个世纪后,胡之德于2005年正式退休。这一年,对于他来说又是一个转折,从教学科研为中心转换到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角色,已75岁人生进入到晚年阶段的他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生活,更希望为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

  “当时中央提出了‘银龄行动’,我作为甘肃省和兰州大学老教授协会的会长,和我的同伴们一道参与了甘肃省的‘银龄行动’,组织专家到农村去,到基层去,为三农建设服务,组织农业专家在农业技术、援农惠农方面为农民给与帮助;同时在西部地区、落后地区开展以援助基础教育为主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后来中央提出全民健康方针,我们又组织了医学老专家奔赴农村进行医疗援农。”也正是这些无私的付出,2009年,胡之德在全国“双先”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退休干部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虽然已经离开教学岗位多年,但胡之德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和钻研,2018年1月19日,世界著名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MostCitedRe-searchers)榜单。爱思唯尔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共有1793位学者入选,分别来自227个高校或科研机构。胡之德教授入选化学领域高被引学者榜单,这也是他连续多年入选该榜单。

  1978年,在校的教授有13人,副教授仅有9人,本科生人数2447人,硕士生119人,博士生和在校留学生人数都是0,全校全年的科研经费只有13.5万。2018年,在校的教授552人,副教授739人,本科生人数20975人,硕士生10570人,博士生2559人,在校留学生659人,全校全年的科研经费更是达到了4.7亿多元。这些数据是兰州大学改革开放40年和如今的对比,这些仅部分数据的变化,表明兰州大学在党委领导下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激发全校师生员工的创造性,使兰州大学发生巨大变化,也是有胡之德这样全心全意为学校付出的所有兰大人,才让兰州大学这所百年高校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不移地通过“双一流”的创建,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伍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