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先进典型 > 金城榜样 > 正文

从“血气方刚”到“鬓角染霜” 二十年坚守他只为割不断的乡情

发表时间:2018-03-09 来源:兰州文明网

(高尚宏(右一)接受兰州日报采访  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一年又一年,岁月的指针从不停歇,又到了播种的季节,云顶山下的小草已探出了头,到处生机勃勃。今年51岁的高尚宏,在大山里已经驻扎了20年,只为了那份割不断的乡情。

  高尚宏是七里河区阿干镇深沟掌村村民,在不大的村里,他是家喻户晓的企业家,精准扶贫“特别贡献奖”、兰州市第一批“乡村致富之星”等众多头衔,是他如数家珍的荣誉;20年来仅他经营的养殖业累计为村民员工发放1200万工资,把困难乡亲时刻牵挂在心头,是他不倦的坚守与担当。如今,高尚宏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无改,无怨无悔。

  故事从20年前说起。1998年,31岁的高尚宏与父亲响应国家关闭小煤矿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按照“把投入从地下转移到地上”的号召,在政府引导支持下,逐步压缩自家小煤矿的产能,同步开办养殖企业,煤矿盈利转投入养殖业,直到几年后小煤矿彻底关停,父亲退休,高尚宏则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养殖业上。高尚宏的养殖企业先后饲养马鹿、羊、兔、鸡、猪等,累计投资3500万。

  养殖业投入大,利润空间较小,而且还有风险。对于高尚宏来说,当时站在十字路口,他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把钱投资在城里,靠钱挣钱;或者把钱投资在山里的乡亲们一起致富。为什么会选择留在山里,高尚宏说出了心里话,“农村人舍不得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和炊烟袅袅的乡情,办养殖企业,不仅能在家门口创业,而且还能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让大家都有口饭吃。”

  笑容总是挂在脸上,高尚宏给人的印象是乐观积极的,多年的创业路虽然坎坷不平,如饲养马鹿和兔的失败,养鸡养猪的技术瓶颈、市场波动等等,但因养殖业能给村里干点实事,让他心里踏实,他的员工,也就是他的乡亲们。

  对于每一位员工的家庭情况如何,有几口人,存在什么困难,他“了若指掌”。在面积不大的办公室里,高尚宏的几位员工和我们拉开了家常。

  今年48岁的郑彩萍,是高尚宏的老员工,在养殖企业成立初,郑彩萍就来这里上班。如今,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郑彩萍稳定的从养殖企业领来的工资是她家里的主要收入,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比老公的收入还高,也给家庭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

  一个细节让人回味悠长。从天水农村嫁到山沟里的郑彩萍乡音很浓,普通话不标准,每次说好几遍大家才能听清楚,高尚宏接过了郑彩萍的话:“她家里四口人,老公在搬家公司上班,有心血管病,儿子在城里打工,胃不太好,还有一位老婆婆,七十多岁了。”话音刚落,高尚宏与郑彩萍相视一笑。这一秒的微笑,或许就是长期以来的帮助与信任,或许就是那份割不断的乡情。

  初中文化的任福全,算是企业的管理层,2007年开始来养殖厂工作。任福全儿子在兰州九中上学,媳妇在城里打工,家中父母亲70多岁了。任福全说,“农村人能吃苦,把养殖场操心好,我们的收入就更有保障,最大的愿望是好好工作多挣钱,供儿子上大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高尚宏的养殖企业地处云顶山深处,属于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整体规划范围内,企业面临着搬迁,对于下一步的打算,高尚宏信心满满的说,“政府的决策,是为老百姓办好事,作为企业,我们更应该积极搬迁支持景区发展。搬迁后将继续把养殖企业办好,引进先进技术标准化生产。还想开个农家乐,让乡亲们继续来农家乐上班,大家一起致富,一起有口饭吃。”

  人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朴实的高尚宏说,“20年了,和乡亲们一起创业,虽然没挣多少钱,但是看着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我心里很踏实。”(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