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物件·大变迁”  兰州晒 > 听兰州人讲改革开放40年的故事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兰州:40年前露天电影黑白影片 40年后观影多元化

发表时间:2018-10-22 来源:兰州文明网

乐之篇

  开篇的话

  改革开放,国门大开。人们闻,所未闻,看,所未看,思,所未思,做,所未做。当人们衣食无忧,住有所居,行之有道,而又安全无虞时,我们回首这40年来,伴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对快乐生活的寻求,变得主动积极,方式与途径也越来越个性多元了。聊起乐来,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曾经那时,古老物件暗淡无光;当下此时,民俗文化受到追捧。我们在民俗艺术馆,感受馆主徐海峰“重拾情怀和感动”的“穿越之乐”。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从喇叭里听音乐节目,到如今智能手机等听歌工具的不断发展和现场音乐会的不断普及……音乐越来越成为我们追寻生活品质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我们享受“音乐之乐”。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每一家小小的书店里都藏着大好河山,星辰宇宙,在这里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快乐与梦想。让我们随着陈晓军的“书香之乐”去体味兰州人追求诗意生活的美好。

  过去,旅行社很少见,人们没有旅游的意识,口袋里也没有旅游的闲钱。而如今,人们的足迹遍布国内国外,自驾、骑行、徒步,看不同的风景,感受不同的心境,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40年,王道伟从一个不知道“旅游”是什么的小伙子,变成了年过耳顺的资深旅游达人。从旅游到驴游,当年奢侈的“旧时王谢堂前燕”怎样“飞入寻常百姓家”。

  万物生长,我们朗读;当我们朗读时,万物将侧耳聆听。曾经繁荣于银幕广播舞台上的朗诵,40年来,由“专业化”向“大众化”转身。朗读这唯美的语言艺术改变着你我他。在这个只要你愿意发声,人人皆可为“朗读者”的时代,让我们共享“朗读之美”。

  有一种真实的幸福,就是人们可以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实现自我。老年大学的王晓兰、王亚钦同学过着“无龄化人类”的生活,她们从音乐班、摄影班、模特班、瑜伽班、电脑班毕业,圆了大学梦,分享着“老来之乐”的充实与幸福。

  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让“慢”成了一种奢侈。而在我们叹息“从前的日子变得慢”的时候,农家乐园适时出现了。这里的慢生活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与天地花鸟为邻,静观万物,静观己身的所在。让我们前往八里镇王献敏的“世外桃源”,重温儿时快乐的时光,享受自在、从容的“田园之乐”。

  ……

  快乐和幸福永远是一对伙伴。在这些我们身边人、普通人愈来愈丰盈的快乐里,我们看到的是徐徐展现出的一幅安宁、和平、丰润的时代画卷!

  电影伴我们成长

  从露天电影到室内电影;从黑白影片到彩色影片;从电视上看电影到网络上看电影;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这里描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看电影方式的改变。影迷张宏毅聊起半辈子看电影的情形,他说,电影让我成长,电影影响了我的生活。

  露天电影,儿时的快乐时光

  48岁的张宏毅从小生活在黄河北小沟坪上的一家制药厂家属院。从脑海里有记忆起,就和看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的黄河北偏僻而落后,偌大的地区竟然没有一家电影院。张宏毅说,记得小学时,1977年吧,学校组织二年级的我们去西关十字兰州剧院看京剧电影《红灯记》,一大早大家排着队手拉手走了十多里路才到剧院。看完电影后又走着回来,回到学校时已经下午时分了,虽然那时也就七八岁,但大家个个都很兴奋,不嫌累也不怕饿,因为这是我们有生以来看的第一场彩色电影。

  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特别单调,不论是大人或者小孩,厂里每个星期放映一场的露天电影都是大家热切盼望的。电影开映前,大人小孩都拿着板凳、马扎早早占好位置,等待着夜幕的降临。当放映机射出第一束光影时,全场都会响起雷鸣般的欢呼声。一般第一部上映的是《新闻简报》,虽然播出的是几年前的“新”闻,但人们并不在乎,还是看得津津有味。接下来,可能有《杂技英豪》这样的纪录片,最后就是正片,一般情况下,八部“样板戏”最多,还有阿尔巴尼亚、越南的战争片。张宏毅记得有一部越南故事片《回故乡之路》,主人公竟然在美国人丢下的炸弹中睡觉,这个场景对他印象太深了,至今难以忘怀。

  电影之外的乐趣就更多了。比如,有时炽热的灯光会把胶片烤到融化,看到电影中的人物变形、扭曲、消失,人们惊呼之余会站起来伸伸懒腰,等着放映员用胶带接好胶片重新放映;还有时,电影不自然地跳到了下一个画面、下一个剧情,人们就会猜测下一步会出现怎样的情形,乐此不疲。在电影播放过程中还会出现意外情况。有时,突然一阵狂风把整个银幕刮飞,厂里就组织人去寻找,最远的一次,银幕竟然被大风刮到隔壁单位里。最多的情况是电影放映中突降暴雨,人们拿着板凳到处躲雨,等到雨停后又聚集起来接着看,还一点也没有影响到人们的情绪。

  此时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他们调皮捣蛋,喜欢跑到电影屏幕后观看那些倒过来的影像;也喜欢在光束后用小手做出各种造型映在银幕上;他们也喜欢爬到树上去观看电影,听着周围的虫鸣和电影的音乐交织在一起,边看边聊天。电影结束后,小伙伴们都呼朋唤友地相

  邀去大沙沟边,把自己的手电往这儿照照往那儿照照,看谁的聚光好,照得远。如今,大家无比怀念的是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烙印的露天电影。也许不是因为电影有多么地好看,只是回忆太深刻,太难忘,以至于在他们心中挥之不去,魂牵梦萦。

  电影成了年轻人时尚的风向标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年少的他们心目中的电影是捣蛋调皮、树上观影、星空蝉鸣,那么到了十六七岁,青春年少、豆蔻年华时,这些因素已经渐渐消退,有些东西却上心头。

  那个时期的年轻人,看电影也成了一种约会。那个时候的他们,家里只有电灯、收音机,要想跟想念的人见面,就只能约电影。张宏毅说看电影的好处在于第一是花费少,当时几毛钱一张电影票,约一次会,一块钱足矣。另一个好处是,可以送另一个人回家,两个人有独处的空间。跟现在的年轻人不同,他们回家路上不牵手,保持距离,也不说话,可尽管是这样,仍觉得无比幸福。

  上世纪八十年代,《追捕》、《莆田进行曲》、《生死恋》等电影上映,年轻人也开始学电影里男女主人公的穿着打扮。服装色彩渐渐摆脱“灰蓝黑绿”,款式也多样化,出现了喇叭裤、牛仔裤、西装、连衣裙、运动服,女生们也开始留起了长发,穿上了碎花裙、高跟鞋,跨上了单肩包。张宏毅也和伙伴们从电影里学习唱歌,学习表演,学习语言。《庐山恋》、《牧马人》、《少林寺》、《红高粱》、《天云山传奇》、《芙蓉镇》、《佐罗》等一批影片一直影响着他们。

  张宏毅至今还清晰记得电影《少林寺》公映时盛况空前的情形。在省政府礼堂前,人山人海地聚集着近千人,当时真是一票难求。从这天起,每当走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人们哼唱“少林少林”和“牧羊曲”,可见当时电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那时,每当有优秀影片上映时,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每个电影院一场接一场地放映,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不停地放映。以后更是发展到循环放映,不清场,人们随到随看。张宏毅说自己是个电影迷,自从影院不清场后,遇到好看的电影,就要一次看个够。《佐罗》上映时正值暑假,张宏毅一大早就和几个同学到东方红电影院买票看电影,越看越过瘾,一直看到晚上,整整看了八遍。回到家时已近凌晨,为此被父亲狠狠揍了一顿。

 

图为现代时尚的百安概念影城。 图片来源:兰州晚报

  让父母也来感受一下年轻人的电影时代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进入了加速转型的时期,电影的制作、发行等也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随着家庭里彩色电视机的普及,各种电影在公映后开始走上电视。《大红灯笼高高挂》、《过年》、《本命年》、《秋菊打官司》、《亡命天涯》等一系列优秀影片开始在各个电视台轮番播放。影片在电视上播放,逐渐培养了人们在电视上看电影的习惯。

  进入千禧年之后,我国电影的发展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纪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影院越来越小,档次越来越高,各种电影院线也应运而生,各种电影类型也在不断丰富,国内外的电影也在互相交流着。这个时期,随着录像机、VCD、DVD、网络轮番进入居民家中,老百姓看电影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在张宏毅的记忆中,从那时起,他这个电影迷就不怎么进电影院了。

  现在张宏毅的儿子已经20多岁了。“有一天,儿子突然拿着两张电影票回家,非要我们两口子去看电影。电影名字叫《芳华》,儿子说最适合我们这一代人观看。”张宏毅说,20多年没进过电影院了,当我们按着儿子画的路线图找到南关十字附近的百安概念影城时,真是看呆了:舒服的沙发椅,每一帧都在变幻的大屏幕,还有那环绕在耳边的音响,真是享受啊!电影结束后,不知是电影内容太感人还是感受太强烈,“我们静静地坐在沙发椅上回想起儿时看电影的情形来,感慨万分。”

  “周末和朋友约着去电影院看一部新上线的电影是一种生活习惯了。”和爸爸一样,张宏毅的儿子也喜欢看电影。“在这个大数据的信息时代,未来看电影会越来越方便,但还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周末买上两张电影票,带上自己的父母,让他们也能感受一下我们的生活。”小张如是说。(兰州晚报)

责任编辑:伍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