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兰州好人专题资料 > 2017年八月兰州好人候选人 > 正文

杨改萍

发表时间:2017-08-17 来源:兰州文明网

  “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 环卫工人20年如一日清扫大街小巷

  
杨改萍

  城关区近两百万的人口每天要产生1300吨的生活垃圾。1300吨又是什么概念呢?这意味着城关区4000名环卫工人平均每人每天要经手650斤的垃圾,这些垃圾中有烫手的烟头,还有尖锐的玻璃碎渣,环卫工人处理这些垃圾,一不小心就会受伤,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清扫快车道的碎屑杂物。如果没有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恐怕有再多的高楼大厦、再豪华的大理石瓷砖铺满了街道,城市环境也将难以维持。是环卫工人,让这座城市的晨曦微露温暖如新;是环卫工人,让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安静祥和。

  在“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的环卫战线上,有太多可敬可爱的人,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环卫“四特精神”绘出了环卫人自己的中国梦。

  道路清扫保洁二公司的杨改萍,大家都亲切地喊她“铁人杨”,二十年日复一日的环卫工作,给她留下了肩部右高左低和四节腰椎突出的职业病。“铁人杨”名叫杨改萍,今年47岁的她,1998年进入环卫局,一直在一线从事保洁工作,城关的每一条路都洒下了她勤劳的汗水,环境卫生面貌一点一滴的改善都倾注了她无数的心血。

  2014年兰州轨道交通将原规划3号线向东延伸,地铁施工大大增加了杨改萍负责的东片区清扫保洁工作量,她顾不上儿子高考和瘫痪在床的母亲,一心扑在责任路段上,在人员缺少的时候,她经常一人承担两份工作,最高纪录是:从早上5点一直干到晚上11点,连续700多天,家里不开灶,吃喝全在路段上,立案一觉睡到自然醒和与家人吃顿团圆饭这样的平常事都成了奢望。直到现在,儿子还在埋怨杨改萍,可杨改萍心里清楚,只要手里有扫帚,她的肩上就有担当。今年,雁儿湾“三不管”区域约8.44万平方米相当于12个足球场的面积被纳入杨改萍的责任范围,接下任务后,“铁人杨”二话不说,拖着之前巡路时受伤的右脚,带领300多名保洁员,用铁锨、扫帚一米一米地清理路面,有时候脚踝疼得她满脸都是豆大的汗珠,可她没有一句怨言,卷起衣袖一抹,咬咬牙接着干,在“百日攻坚”里,管理五站平均每天就要消耗50余把竹子扫帚,清理出的浮土垃圾都能堆成三层楼高的小山,雁儿湾卫生面貌由此焕然一新,可“铁人杨”右脚脚踝却是新伤覆旧伤,红肿青淤到穿不下鞋。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无数次的工作历程,让“铁人杨”清楚地知道要想扛好肩上这份责任,就要“把心放在路上,把路放在心上”。“铁人杨”肩扛重担,不言苦累,她是铁人,是母亲,也是管理五站300多名保洁员的依靠。平时只要有哪个保洁员头疼脑热,“铁人杨”就会亲自到家里了解情况,有时候甚至自掏腰包给他们送去营养品。有些保洁员家庭困难,“铁人杨”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天气冷了给这个送一件儿棉衣给那个送一床被褥,天气热了买矿泉水,任务紧了就请吃顿饭,大家都知道“铁人杨”不仅干活泼辣,还有一副暖心肠。保洁员刘彩英是外来务工人员,“铁人杨”得知她租的房子漏水,每到下雨天,就“命令”她到自己家住。二十年,“铁人杨”美化了脚下的城关,温暖了身边的同事,花白了一头的黑发。

  如果问我什么铁人般的意志,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身跃动的“橘黄”色,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就是回答;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行走地球九圈的毅力,市民的尊重,社会的认可就是回答。“铁人杨”总是说,虽然自己的身体有一身的毛病,回到家里感觉哪儿哪儿都不舒服,但一到路上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也许这就是劳动者最初的定义:他们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劳动者,是一群人的名字,也是这座城市的最强脉搏。

责任编辑:张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