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资讯 > 文化兰州 > 正文

镌刻百年桥梁沧桑——访兰州黄河桥梁博物馆

发表时间:2018-07-16 来源:兰州文明网

图为“黄河第一桥”模型。 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图为蜡像再现签约情景。 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图为兰州握桥。 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金城兰州是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蜿蜒的黄河水不仅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生机与灵气,更因她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一座座或古老、或现代,形态各异却雄壮而挺拔的桥梁。黄河桥梁博物馆,在离“黄河第一桥”中山铁桥只有不到百米远的距离,实物与博物馆可谓是相映成趣。

  方寸之地载满黄河桥梁发展史

  黄河桥梁博物馆是一个很“年轻”的博物馆,但是它所呈现的桥梁历史却极为厚重。记者走进兰州黄河桥梁博物馆,感到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整体面积不大,但是内容非常丰富。基本陈列以《九曲飞虹》为题,分为《天堑通衢》和《天下黄河第一桥》两个板块,分别展示黄河桥梁概貌和兰州黄河铁桥百年历史。

  据讲解员田瑜介绍,黄河桥梁博物馆于2014年正式开馆,展示面积870平方米,这里呈现了黄河桥梁的历史脉络。展览以黄河桥梁文化为主线,通过大型微缩景观、模型、视频、历史场景复原、浮雕、油画及珍贵实物、档案、图片资料、多媒体演示等多种陈展手段,全面展现黄河干流上桥梁的概貌、交通地位和发展历史;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桥”为核心,突出展示“黄河之都”兰州的桥梁风貌。并在黄河文化、中外古今名桥等方面作适当延伸。

  一河之隔与“桥”结下不解之缘

  在“天堑通衢”展览板块,呈现的是“几”字形分布的黄河流域全貌和桥梁分布图。讲解员说:“古老的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最终由山东省的垦利县注入渤海,蜿蜒5464千米,地势西高东低,水面落差达4480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截至目前,黄河上共有公路、铁路桥梁172座,而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田瑜告诉记者,截至2014年,黄河兰州段共有24座桥。两山夹一河的地貌使得兰州成为黄河流域上桥梁分布最为密集的省会城市,因此,兰州也被誉为“西部桥都”,前来参观的人可以通过发光二极管大屏与电子沙盘相结合的方式欣赏这一震撼人心的场面。

  在一个半坡形状的展厅,展览着黄河浮桥的复制模型。而谈到浮桥,就不得不提到黄河兰州段浮桥的渊源。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为了行军方便,在兰州城西七公里处建造浮桥,战事结束后,即被拆除。4年之后,卫国公邓愈又在兰州城西十公里处建了一座浮桥,取名“镇远桥”。因为固定不牢,水流湍急,不能长久。又过了9年(公元1385年),征询了当地父老的建议,改建在河水平缓、接近城墙、易于防守的白塔山下,仍然叫镇远桥,平稳宽敞,沿用了500多年。它是由24艘虎头官船每隔5米,上面搭建木板,再由两根各长120丈的铁缆固定在黄河两岸的4根将军柱上搭建而成。

  在桥梁博物馆陈列着一根复原的“将军柱”,高为5.8米,直径61厘米,重约10吨,是用来固定镇远浮桥船只的地锚,绝大部分被固定在地下,将军柱上刻有34字铭文,“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4根将军柱中有两根永远的埋在了岸边的泥沙之中,还有一根在1958年大炼钢铁的时候被送进了炼钢炉。讲解员告诉记者:“现在在黄河南岸,仍然矗立着一根仅存的将军柱的实物,它也是镇远浮桥五百余年兴衰史的唯一见证。”据悉,浮桥的使用也有季节性,每当夏秋洪水到来之前和严寒冰封之前就要拆除,就是这种季节性的镇远桥,在历史上还被誉为“边缴之要津,千古之伟观”,因为它毕竟破除了千古黄河不架桥的神话。

  别具一格的兰州握桥

  记者在博物馆的醒目之处看到了兰州握桥的精美复制模型,从复制的复杂程序就可以想象到握桥设计的别具匠心。讲解员告诉记者:“握桥位于兰州城西雷坛河之上,全长27米,高4.85米,宽4.6米。始建于唐代,清代时两次重修,桥身采用巨大的木头从两边向河心延伸,层层递出,节节相衔,形成了中高边低的穹窿状桥身,恰似两手相握,故名握桥。由28根大红柱组成桥廊13间,廊柱下端柱头倒挂,雕成桃形,柱的上方有镂花装饰,花廊栏厦。桥头翼亭四角飞檐,卷棚歇山顶,上盖黑色琉璃瓦,造型雄伟奇特,建筑手艺精巧。翼亭均有题额,东亭前额“空中鳌背”,阴额有“彩虹”二字牌匾一块,西亭前额“天上慈航”,阴额“新月”。握桥是一座典型的伸臂木梁桥。据讲解员介绍,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对兰州握桥给以很高的评价,说兰州握桥是中国“伸臂木梁桥的一个代表”。相传,兰州握桥是仿“河厉”之制而建的。“河厉”是吐谷浑所建造的一种桥型,它的仿造说明,早在唐代,兰州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已经十分兴盛。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兰州握桥的建造,是兰州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

  “黄河第一桥”的百年沧桑

  “第一桥模型”陈列是这个博物馆的重头戏。众所周知,所谓“黄河第一桥”就是我们熟知的黄河铁桥,也就是中山桥。它作为兰州的地标建筑已经矗立了百余年。据悉,清光绪32年(公元1906年),升允出任陕甘总督,他敏锐地意识到外国人“奇技巧思”正可以“宜民利用”,于是他决定借助外国的先进技术与设备来实施建桥计划,便委派兰州道彭英甲与德国泰来洋行谈判建桥事宜,并产生一份合同初稿。随着合同的产生,反对意见也随之到来,最为典型的是代理兰州府付秉鉴,他从四个方面提出质疑的问题,要求逐个考证,并在合同中详细说明,以免日后双方发生纠葛。升允同意与洋商继续磋商,但同时也强调:“不宜偏执己见,故破成义”。经商定:铁桥为五孔,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中部为车道,两侧为人行道,全长250米,宽为8米,保固期为80年。终于在1906年10月28日正式签订包修兰州黄河铁桥的华文合同一式八份。

  黄河铁桥自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十一日正式签订合同,到宣统元年六月十一日告竣,同年七月初四(8月19日)正式通车。这座由美国人设计,德国人承建,兰州人参与建设的“天下黄河第一桥”历时三载,终成大功。为永久纪念这一功在当代的重大工程,1909年夏,护督毛庆蕃决定“于铁桥两头刻石碑两座”,并请前总督升允撰文,记述铁桥的建造过程。铁桥建成后,为了让它中式化,在桥的南北两岸各设一座牌厦,均由陕甘总督升允亲笔题写牌匾“第一桥”,两块牌匾的背面分别是“三边利济”、“九曲安澜”。1941年11月,为了方便汽车通行,兰州市政府公函拆除桥两端的牌厦。1949年8月26日,在解放兰州的战役中,铁桥桥面的木板被焚,杆件及纵梁被枪弹打的通红,但桥身依然安稳如常。1989年中山桥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注意到,在“第一桥”附近的展柜还收藏着建桥所需的材料、设备,大至钢筋水泥,小到螺丝,铆钉,还有混凝土块。讲解员说:“记得学土木工程的学生看到这些混凝土时,被当时的制作工艺所震惊,啧啧称奇。”记者看到复原的铁桥刷的是红色的油漆,跟现在的铁桥大相径庭,讲解员解释说:“其实中山桥一开始是红色的,这是为了迎合国人的喜欢喜庆的大红色,德国制造商就因地制宜,将中山桥漆成红色。每年的八月刷一次红漆,每七天螺丝就要上紧一次。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因为红色太醒目,怕被日军发现,涂成了黑色。当时桥边还有告示牌,就像现在的交通指示牌一样,会标明限行限速,桥上还有巡逻兵和交警……”

  在“第一桥”旁的展览板展示的是建桥转运路线的全貌。当时建桥的材料从德国路经西班牙、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等地,最后到达天津,后又通过郑州、西安到达兰州,整整绕了一大圈。自郑州到兰州,运输工具主要是马车、骆驼和人力,桥料运输路程长达两千多公里,自光绪34年(1907年)5月到宣统元年(1909年)闰二月,历时23个月,完成36批总重约150万斤的桥料运输。运费耗费白银12万4千余两,几乎占建桥总费用的一半。讲解员特别说明了一下,从郑州至兰州的运输主要靠骡马大车、骆驼和人力推车。桥料体积庞大,运载困难,遇雨、遇雪都要停滞运输。在当年兵慌马乱的时代背景下,这一工程的完工,不得不说是一项奇迹。

  在“第一桥”右侧的墙面展示着充满时代感的老照片,照片呈现着从清末至今无数人在黄河铁桥前的留影,从表情可以看出,在国运衰败的岁月和战争年代,人们的脸上露着凄楚和苦涩,而越接近现代人们脸上的笑容越多。黄河铁桥这一坐标除了记录父辈的青春,也记录了我们的童年。如今,她还每年见证着成千上万名马拉松选手的健硕脚步……所有经过这座桥的人无不被震撼,都以和这座桥合影为荣,经过战争与和平,越过时代的变迁,假如她是一位百岁老人,见到现在人们的幸福生活,我想她的眼中应该透露着沧桑而欣慰的神情吧。

  市文物局副局长陈世忠对桥梁博物馆如此评价:“兰州黄河桥梁博物馆充分展示了黄河桥梁的风采及兰州山水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风貌,它丰富了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博物馆的内涵,弘扬了桥梁文化和黄河文化,并具专业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为广大兰州市民和中外游客提供了一处参观、学习、休闲的好去处,黄河桥梁博物馆对于弘扬兰州优秀历史文化,推动兰州市文博事业的发展,促进兰州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都具有重要意义。”(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紫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