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资讯 > 文化兰州 > 正文

秦腔文化的百科全书——访兰州市秦腔博物馆

发表时间:2018-07-09 来源:兰州文明网

图为秦腔脸谱。 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图为蜡像展现出当年的戏班后台。 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秦腔博物馆坐落在兰州市金城关文化风情区仿古建筑群的二台,位于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中段的经典风情区,与巍巍白塔公园毗邻,与百年中山铁桥相望。

  说起秦腔,作为西北人都不会陌生。金城兰州更是名副其实的“秦腔窝子”,从滨河路上经过,秦声秦韵顺着水声、风声传来,让人有些恍若走进了戏园子。连来自陕西的名家们都举起大拇指称赞:兰州的戏迷爱戏、懂戏。秦腔唱腔激越、悲壮、深沉、高亢,表现出悲愤、痛恨、怀念、凄凉的感情。欢音腔则欢快、明朗、刚健,擅长表现喜悦、愉快的感情,集中反映了西北人的性格特点。

  高科技演绎让秦腔“活色生香” 

  来到秦腔博物馆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为该馆提的“秦腔博物馆”的巨幅匾额,进入秦腔博物馆序厅,记者看到门口两侧写着清代教育家张謇所撰的楹联:“真者犹假假何必非真看诸君粉墨登场领异标新同博非常一笑粲;古或胜今今亦且成古叹三代韶关如梦穷本知变聊应斟酌百家长“。寥寥数语道尽了戏中的生旦净末以及他们演绎着的人世间悲欢离合。

  穿过走廊,就来到了仿古戏台展厅。记者看到通过全息影像的放映,时光宛若倒流,舞台上的名角儿们各个摇曳生姿、生龙活虎。再看台下,看台上的“观众们”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有的在凝神静听,有的在拍手叫好。田瑜说:“这些观众的雕塑也是按民国时期的着装制作的,从观众的座次可以看出当时等级的划分,达官显贵通常会坐在中间最显眼的位置,贫民百姓会蹲在角落里观看。”除戏台和观众席外,在展馆门口还有一个“水牌”,上面写有演出时间、戏名、演员等,就相当于现在的广告宣传,田瑜告诉记者:“别看这小小的水排也有讲究,通常横着写的是名角,竖着写的是配角。这块水牌当中的位置就写着耿忠义等甘肃秦腔三杰。”据悉,兰州地区看秦腔有“搭红”的传统,且这个习俗是兰州独有的,象征着喜庆和对演员的尊重。

  一边参观,田瑜一边告诉记者秦腔博物馆的来历:“2005年9月,兰州市被中国剧协命名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这成为中国秦腔博物馆开建的发端。2007年3月,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召开关于秦腔博物馆建设的第一次专家座谈会,随后筹建办公室成立并面向全国征集秦腔文物。经过三年多的筹建,于2010年1月26日隆重开馆。秦腔博物馆陈展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是一个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由序厅、演员篇、班社篇、音乐篇、剧目篇、舞美篇和观演篇等七个展厅组成。2007年3月开始,市文广局正式开始筹备建设秦腔博物馆。秦腔博物馆征集了大量的清代秦腔曲谱、秦腔脸谱以及许多颇具代表性的秦腔文物,其中收藏各个时期的秦腔剧本达上千部,并组织专人对其进行重新抄写后,全部在博物馆的电子书上给予显示。还专门赶赴杭州,找人完全按照传统工艺制作了几乎所有的秦腔表演戏服及演出道具。”

  名家名角促进了秦腔的发展

  一边说着,就来到了“演员篇”展厅。讲解员着重介绍了秦腔名角魏长生。“魏长生是清乾隆时著名秦腔旦角演员。幼时家贫,13岁来西安学戏,曾几度赴京师(北京)演出,尤其是1779年在京演出滚楼一剧,引起轰动。展厅所展现的就是在承德避暑山庄为乾隆帝寿辰庆祝的场景。”据传,秦腔旦角化妆“贴片”即由他始创。魏长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秦腔艺术大师,由魏长生演出而引发的北京剧坛“花雅”之争,实质上正是以秦腔为代表的地方剧种与昆曲的较量。(清代,把昆曲称之为“雅部”戏,“昆曲”之外的戏曲称之为“花部”戏。)

  她接着说,昆曲唱腔委婉,曲牌丰富、细腻,动人又有传奇,因而赢得帝王将相的喜爱。花部大都流行于民间,音乐曲牌活泼,内容浅显,常表演民间生活小戏,往往不被官方重视。清乾隆年间,由于乾隆皇帝是个戏迷,不断举行大规模庆寿活动,各地戏曲荟萃京师,使得中国戏坛无戏不有,争奇斗艳。花部不断给雅部以冲击,特别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魏长生代表的花部戏,以自己丰富的剧目,新颖的扮装,生动的表演,演出《滚楼》一剧轰动京城,给昆曲很大的冲击。从此,“花部”取胜,后来人们把花部和雅部的竞争演出,称为“花雅之争”。不仅如此,魏长生最大的贡献在于改变了旦角的扮装。在此之前,旦角的化妆是比较简单的,用黑纱将头包起来,再套上一个网子就行了,这种扮装缺乏艺术美,魏长生发明了梳水头,贴片子,大大增加了旦角的形象美感。另外,他还创造了踩跷。这种踩跷表现,不仅表现过去妇女缠足之状,更重要是对演员的形体训练,使演员显得腰肢袅娜,表现了妇女的姿态美,增加了舞台美感。魏长生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在中国秦腔界乃至中国戏曲界都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据史料记载,德娃原名陈雨农,乳名德儿,西安人,生于1880年,1942年辞世。德娃是当时著名的秦腔青衣、花旦演员以及戏剧导演、戏曲教育家,有秦腔“王瑶卿”的美誉,由于当时观众十分喜爱这个演员,就和叫自己家孩子一样亲切地称其为德娃。清代光绪年间,陕西一带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赶快把门锁,别耽误了德娃的《走雪》;爬山过河,去看德娃《走雪》;快走别歇,去看德娃儿的《走雪》。”从这些流传至今的民谣看得出,德娃这名演员是何等的走红。陈雨农在此剧中所创造的走独木桥的精彩表演和独特的唱腔,为后来演员所继承,观众中便以《德娃走雪》为此戏命名。这种用演员名字烘托剧本影响力的剧目,在戏剧历史上目前只发现了这一个例子,可以说当时这位演员的影响力已经大大超过戏本本身。另外这一剧本的珍贵之处是木刻版本,木刻本是清代流行的印刷方式,但在民国后,我国的书籍就开始广泛使用铅印本,木刻印刷制品渐渐消失,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后,能保留到今天的木刻本更是十分罕见。

  秦腔背后的文化遗存 

  紧接着,记者随讲解员来到“剧目篇”展厅,展厅门后有一尊铜铸的关汉卿像,寓为戏曲鼻祖。塑像后面满眼的都是从民间收来的剧本和乐谱让人震撼。讲解员说:“秦腔剧目内容海涵,数量之多,居中国戏曲文学之最,秦腔题材广泛,上自盘古开天辟地,下至历代重大政治事件,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应有尽有,早期多以神、社乡祭祀庙会为主。“目前该展厅共收集到秦腔剧本和乐谱共一千多册,所有的讲解员在不忙的时候都会手抄剧本,并整理成册,为日后的研究提供方便。

  最后,记者随讲解员来到了美轮美奂的“舞美篇”展厅。据馆员介绍,戏曲服装大致可分为五类:蟒、帔、靠、褶、衣。

  面对着这些华美的戏服,田瑜强调这些制作精美的戏服都是专门由苏州的绣工手工缝制而成。记者看到了一件极为特别的粉红色的蟒袍,胸前秀的是凤凰。“这件衣服是为花木兰’量身定做’的,如果看不懂戏曲的朋友只要看到身穿这件粉红色蟒袍的,其扮演的角色一定是花木兰。”田瑜说,我们看到的武将和文官的戏服其胸前纹饰的龙爪通常都是三个或者四个,所以不能成为龙,只能称为蟒,只有皇帝的龙袍才有五个爪子,称为龙。另外,封关霞帔通常被认为只有结婚的时候才穿,其实在古代有地位的女性参加社交活动时也可以穿的。一般来说,戏服从很大程度上表现其扮演角色的身份地位。如乞丐装,也称富贵装,通常是穷苦书生后来成为达官显贵穿的;富家公子的服饰颜色比较鲜艳;青衣一般都是如秦香莲一般的苦命女子穿的;而丫鬟和佣人的服饰外面都会套有马褂,为了劳动方便……记者看到,数十件戏服保罗了各行各业,有锦衣卫、刽子手、道士、王侯将相等,应有尽有,无不展现着小戏服演绎着大人生。

  秦腔促进了多种艺术的发展

  秦腔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戏曲的鼻祖,除了对其他戏曲的影响之外,它还影响了诸多艺术元素,如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图案、刺绣、染织、化妆、脸谱、服装等。按讲解员田瑜的话说:“秦腔的历史文化资源太丰富了,讲也讲不完的。”记者看到,大量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是秦腔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参观者可以通过互动性触摸屏,了解和欣赏秦腔名家和名段,也可以在复原的古代戏园里,欣赏由幻影成像技术“现场”演绎的秦腔演出。总之,所有跟秦腔有关的知识,都可以在秦腔博物馆觅得踪迹。

  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也是该馆的策划人赵中东说:“秦腔博物馆展示秦腔文化的同时,还要得到百姓的认同并能吸引他们,这既受到了当前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是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成立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思考的问题。从以往简单的文化展览和历史教科书的通史陈列模式中走出,确定以主题陈列为秦腔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秦腔文化,源远流长’为基本主题,秦腔博物馆收藏全面、精细,交通又便利,希望更多的金城观众和外地观众前来了解博大精深的秦腔文化。”(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徐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