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资讯 > 文化兰州 > 正文

战场上勇往直前 他们用牺牲为胜利开路

发表时间:2018-04-26 来源:兰州文明网

 

  李锡贵

  李锡贵纪念碑亭

  战斗中,首先看首长的排兵布阵和军官的具体指挥,只有敢于带头冲锋的军官,才有敢于为胜利牺牲的战士。在兰州战役沈家岭攻坚战中,身为四军第十一师三十团政委的李锡贵和三十二团副团长的马克忠,不仅根据战斗形势果断改变指挥策略,还带领战士冲锋在战斗第一线,最终都倒在了血泊中。他们用牺牲为胜利开路。牺牲时,李锡贵32岁,马克忠30岁。

  李锡贵:你们要革命到底

  李锡贵,1917年生于陕西旬邑,1934年参加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兰州战役时,李锡贵已是四军三十团政委,该团为军预备队。

  1949年8月25日5时55分,兰州战役总攻开始,四军十一师与马步芳军主力第一九六师鏖战沈家岭。沈家岭是一个约百余亩的葫芦形山梁,西接狗娃山,东临皋兰山,国民党军在此苦心构筑了坚固的环形防御工事,主阵地上有几十个碉堡组成的碉堡群和堑壕相连。

  担任主攻沈家岭任务的三十一团、三十二团在接近主阵地时,遭到敌军调来的五个团兵力的疯狂反扑,形势十分危急。四军政委张仲良果断命令三十团投入战斗。三十团接到命令后,政委李锡贵站到高处,动员大家说:“同志们,上级首长把主攻任务交给我们,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一定要打好这一仗。”战斗开始后,李锡贵和副团长李有益率先带领三营从敌人炮火封锁区穿过,与敌人展开拼杀。李锡贵鼓励战士们“在强敌面前不后退,才是真正的英雄”,他始终在一线指挥战斗,哪里打得最激烈,他就出现在哪里,根据战局状况随机应变,指挥战士们实时冲锋、追击,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拉锯战。战斗越来越残酷,我军战士的子弹、手榴弹打完了,就用马刀、斧头与敌人肉搏,战场上一片喊杀声,献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敌人一次次被战士们顽强击退,又在督战队的威逼下,一次次蜂拥而来。此时,李锡贵发现我方兵力太少,严重影响向敌阵地纵深发展和反击敌人整团正营的反扑,于是就向三十一团团长王学礼说:“你照顾前面,我去把一、二营带上来,把侧后这几个碉堡收拾掉。”他又对参谋长刘振民说:“如果我到不了前面,你必须从这里把情况用旗语报告团长。”说毕,他就向前冲击,刚跑出几十米,就被敌左侧暗堡的子弹射中。警卫员赶来抢救,他捂住胸部喷出的血,命令警卫员:“不要管我,快去报告团长拔掉这几个钉子。”话刚说完,他就昏了过去。医生把他背下山,在救护所,他用力睁开双眼,对给他包扎的卫生队长荀文有说:“我不行了,你们要革命到底……”

  已到达崾岘南端的战士们,目睹了这壮烈的一幕,个个怒火中烧,高呼着“为政委报仇”,迅速摧毁了敌暗堡火力点,和第三十一团官兵一起,一鼓作气,猛攻沈家岭敌主阵地,把鲜红的战旗插上了沈家岭主峰,这对兰州战役的全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49年8月26日12时,兰州宣告解放。李锡贵为砸开兰州锁钥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共和国诞生前夕倒下了,时年32岁。

  1989年,在纪念兰州战役胜利40周年之际,在兰州市烈士陵园东侧,甘肃省人民政府为李锡贵建立了雄伟庄严的烈士亭。纪念碑揭幕当天,时任第二兵团政治委员的王世泰动情地说:“子午岭南段地区是刘志丹最早创建的根据地,那个地区的人民和从那里成长起来的革命军人,对党赤胆忠心,为革命前仆后继,战斗英勇顽强,一直奋战到全国解放,李锡贵就是子午岭养育的一员壮士。”

  日前,记者在采访中见到了庄严肃穆的李锡贵纪念碑亭,当时正好有一束光打在亭内的石碑上,一半金黄,一半昏暗,英雄的李锡贵似乎在用这种形式表达着什么。走近一看,石碑正面刻着王世泰手书的“李锡贵同志纪念碑”八个苍劲挺拔的大字,背面刻着李锡贵从放羊娃到团政委的简历和转战西北的光辉业绩。

  马克忠:要勇往直前,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马克忠,1919年生于河南清丰,1938年参加八路军,后加入共产党。

  兰州战役中,马克忠任第一野战军四军十一师三十二团副团长,担任沈家岭右侧助攻任务。接到上级命令后,马克忠立即带领指挥员到前沿阵地观察地形,研究作战方案。

  1949年8月25日凌晨,总攻开始后,马克忠亲自指挥担任突击任务的三营指战员立即向敌人前沿阵地发起冲击。顿时,枪声、炮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战斗非常激烈。马克忠不断鼓励指战员“要勇往直前,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并组织担任突击任务的八连,集中所有冲锋枪向敌扫射,压住敌人火力,打退敌人三次冲锋,巩固了第一道战壕。天亮后,又向敌人第二道防线发起猛攻。敌人用密集的炮火封锁了所有地段,战士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指战员们同敌人激战三小时,才攻到第二道防线,但敌人更加顽固地死守阵地,炮火更加疯狂。马克忠看到部队冲锋严重受阻,十分焦急,不顾敌人密集的炮火,带着一个参谋和警卫敏捷地爬上阵地前的峭壁观察敌情,不幸触雷,壮烈牺牲,时年30岁。

  ■记者手记

  “铭记英烈”的“呼喊”一定会唤来改变、沉淀、传承

  这一瞬间,我差点就泪流满面。如果不是开设“铭记英烈”专题,如果不是“近距离”感受战场上战士们“争抢着牺牲”的力量,我一定会认为战争剧里一幕幕传奇到有点煽情或矫情的战斗细节一定是神话了的。

  几天里,记者采访一位英烈后代,打通电话并说明来意后却被挂断电话,连发几条短信也没有回应。而后,记者从一位长者处得到该后人的回复:我害怕现代人的浮躁亵渎我们的英雄精神。

  这一句十余字的“还击”何尝没有道理呢!

  对于中国人,战争和战争的伤害从未走远,可我们今天很多的崇敬、纪念却在“善于遗忘”中显得无力、浅薄,甚至不敬。

  每个时代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不同,但时代前进的源动力和尊崇的“道理”怎么能说变就变。此刻,主流媒体的价值引导显得迫切,“铭记英烈”的“呼喊”唤来的改变、沉淀、传承,哪怕一丁点也好!(兰州晚报)


责任编辑:徐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