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资讯 > 文化兰州 > 正文

登九州台谒文庙记

发表时间:2017-12-25 来源:兰州文明网

  九州台位于金城黄河之北,东接城关,西起安宁。传大禹导河积山,路过兰州时曾登临此台,眺望黄河水情,制定治水方案,并在台上将天下分为九州,故以九州台名之。通往九州台的路有两条,一是沿着罗九公路蜿蜒上行,二是顺着黄河北兰雅星河湾旁的山道一路向上。然登顶的目的却只有一个,去天下文人士子的圣地文届,感受豪情还剩一襟晚照的情怀。

  沿着上山的路,向山上爬。随着山势的升高,眼前的黄河变窄了变小了,河两岸的高楼大厦也变矮了。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感叹: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诚如斯言。

  登上山顶,看到一高大牌楼,上书“棂星门”,棂星门后是泮池。泮池就是一半圆形水池,按照西周的礼仪制度,天子所建的大学叫做辟雍,四面围墙,墙外环绕着圆形的水池,诸侯所建的学宫,只能取其半,即半面环水,叫做泮宫。孔子生前虽然不是诸侯,死后却得到了历代君王的极高封赏,所以泮池便成了文庙的特有形制,象征孔子讲学的学宫,池上所架之桥称为泮桥,旧时文庙,泮桥平时是封闭的,一般人只能从两侧的便道绕行,只有状元及第才可以从桥上走过祭拜孔子,所以这座桥也叫状元桥。

  跨过泮池是戟门,只见门上高挂由国学大师饶宗颐亲题的“兰州国学馆”金字牌匾,配以两侧楹联:朝登顶六经注我,夕下山我注六经。戟门前两边各矗立一块约5米高的石碑,上面刻着《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国学名言,彰显国学文化的厚重崇高。

  过了戟门是一块刻着老子的“道德经”的半人高石碑墙。进入国学馆院落后,明伦堂、大成殿、尊经阁、崇圣祠依次矗立,大成殿前伫立着孔子铜像。东西为攒尖顶礼乐亭,可谓殿堂亭庑俱备,雕梁画栋,丹碧辉煌。

  国学馆所有建筑的外墙壁上都镌刻着历朝历代的国学经典名篇。从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中挑选精粹的《易经精选》到对后世中华文明影响深远的《道德经》、从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论语》到《大学》、《中庸》、《孝经》、《孟子》以及三皇五帝文化、“四维八德”等等。

  碑刻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祭侄稿》,更有北宋抗金名将岳飞书写的三国蜀汉名相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宋四书家”之一米芾书写的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元代著名书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钐庑吹奶拼文学大家刘禹锡的《陋室铭》等。国学馆内有用影雕、浮雕等各种技法而成的名画浮雕,有五代南唐顾闳中绘的《韩熙载夜宴图》、唐代吴道子所作《八十七神仙卷》、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图等。国学馆并没有完全秉承文庙的风格,除了传统的儒学,也涵盖了道家、法家及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的内容。

  国学馆院内四十六尊国学代表人物雕像,涵盖了从先秦诸子到后世在哲学、医学、农学、文学、书画及科技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学人物,从周公、老子、庄子、孙子到司马迁、郦道元、朱熹、李白、罗贯中等,整个国学馆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堂亭庑俱备,戟门棂星辉映,左右绿山环抱,正面揽城瞰河,尽占北山风水,已成文化一景。

  从国学馆后门出再往上走不远处就是新建用来藏只剩三部半《四库全书》的文溯阁了。

  从《大学》的格物、致志、修身、齐家到宋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到如今平凡如你我,内心产生的一丝涟漪。人的一生,总得有触动心灵、叩问灵魂的机遇和尝试。如此想来,其实该有更多的人登临九州台,去仰瞻贤哲,拥抱清宁。在这里披沙捡金。借一弯斜照汉家宫阙的冷月,折一缕渭城朝雨的柳丝,唱一曲大江东去的浩歌,点一盏醉里看剑的灯火,沿着悠长的文化故道溯流而上。煌煌楚骚汉赋,嶙嶙魏晋风骨,巍巍盛唐气象,咚咚大宋声韵,猎猎金元缕曲,一一奔来眼底,让浮躁的心灵得片刻的喘息与自省,生出一股“朝登顶我观孔子,夕下山孔子照我”的人生志气。

  回头再想想,什么是文化,何谓人生的境界?有人说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而在我看来,文化就是对知识的尊崇和内化而成的内秀与实践。或者说,人生总该有一次尝试月圆之夜站在九州台阁之巅,带着自己的爱人和孩子,赏一弯明月,观满城烟火,与圣哲为伴,共内心同契,这是人生美学的大境界,也该是精神充实的大意象。而文化就是把这种内心的宁静与充实,通过学习思考、践行内化为一种内秀和本能。

  戊戌六君子之谭嗣同在《和景秋坪侍郎甘肃总督署拂云楼诗》中如此写道,金城置郡几星霜,汉代穷兵拓战场。未必儒生解忧乐,登临偏易起旁黄。

  偌大的文庙,有太多值得我们驻足思考和观看的景象。然天色渐晚,我们只好折头返回,次第下山。然登临时的喜悦,面对浩翰史册名人雅士时内心知识匮乏产生的茫然之惑,却不由得让人感到一种羞愧与紧迫。(作者:曹广武 来源: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徐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