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资讯 > 文化兰州 > 正文

舞蹈丰富了我的艺术人生 访舞蹈艺术家张聚芳

发表时间:2017-08-03 来源:兰州文明网

(来源:兰州日报)

  张聚芳,生于1947年,天津人。毕业于兰州艺术学院艺术系舞蹈班,从事舞蹈艺术四十余年。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舞蹈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编导,中国舞协“双十佳”会员。甘肃省第一届“银飞天”奖得主。舞剧《丝路花雨》、《敦煌古乐》编导,原甘肃省敦煌艺术剧院艺术副总监、业务办公室主任、舞蹈队队长。

  曾参加过多次舞蹈节目的演出,在舞蹈《白毛女》中扮演喜儿、舞剧《红色娘子军》中扮演吴清华。并在多个节目中表演独舞、群舞、双人舞、三人舞等。在从事创作中,曾编导过《拥军渡》、《加油》等节目。曾获得甘肃省第一届青年舞蹈比赛一等奖。参加199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歌舞晚会。在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中任助理编导,获得全国三十周年创作、演出一等奖。在大型诗、乐、舞《敦煌古乐》中任编导、艺术总监,获文化部文化奖项。曾随《丝路花雨》、《敦煌古乐》出访意大利、法国、日本、泰国、俄罗斯等国家。

  《丝路花雨》作为我省的名片之一被大家熟知和喜爱,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为宣传我省文化、弘扬敦煌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到现在,它的艺术光芒仍然熠熠生辉,不可替代。此次记者所要采访的,正是《丝路花雨》第一批的创作者之一——张聚芳。

  未曾见到张聚芳之前,听说舞蹈团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张妈”,就是她曾经带着《丝路花雨》的演职人员在世界各地演出。见到她本人时,虽然已是一头华发,但是修长的形体、端庄的仪态和恬淡的面容,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多年的舞蹈功底在她身上氤氲而成的气质。记者听她的口音并不像本地人,张聚芳说:“我是天津人,十多岁时考到了兰州艺术学院舞蹈专业,那时我在班上年纪最小,但是因为身材修长,又学习刻苦,所以成绩一直都不错。因为年纪偏小,刚开始都跳群舞甚至是替补演员。有一次,一个演员病了,我就担任了此次舞蹈人物,从此之后,我就有了自己的固定演出,逐渐担任《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中的主角。”

  1977年,文革接近尾声,文艺界渐渐活跃起来。一天,时任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陈舜瑶来审查甘肃省歌舞团新编的舞剧,看完舞剧后她并没有就舞剧本身提出意见,而说,我们有敦煌,为什么不做跟敦煌有关的东西呢?这句话让后来的《丝路花雨》有了发端,于是,当时以创作一个敦煌题材的文艺节目提上了日程。“不久之后,甘肃省歌舞团成立专门的创作队伍,并开始着手准备到敦煌进行实地采风,我很幸运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张聚芳回忆说:“记得刚去敦煌时,我们的心里都是迷茫的,并不清楚要创作出一个怎样的作品。那时环境也很艰苦,我们就住在莫高窟附近的小院子里,我一个人住一个宿舍,晚上经常被呼啸的风声惊醒,平时的伙食大部分是挂面拌着酱油,很少能吃到肉。当然,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很能吃苦的人,这些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来到莫高窟以后,我们每天跟着敦煌研究所代理所长段文杰参观洞窟。”说到这里,张聚芳的脸上神采飞扬:“那时最开心的事就是跟着段所长参观洞窟,他一边给我们讲解壁画上的故事,一边分析莫高窟壁画的特点。我被敦煌壁画的瑰丽和神秘深深吸引,那一幅幅精美的壁画,灵动的线条,优美的人物造型,飘逸的舞姿,将之前的迷茫与不安冲刷得一干二净。莫高窟点燃了我们创作团队的激情。”

  那时候,创作团队跟着段文杰等敦煌研究学者白天学习、晚上讨论。张聚芳说:“几个月之后,我们创作组逐渐抓住了一丝丝感觉,开始了构思剧本。当时第一个创作出的作品并不是《丝路花雨》,而是一个三幕五场的脚本《敦煌曲》,但是在进行编舞时出了问题。”原来,剧本的时间跨度太大,一口气从唐代演到了现代,上下1000多年。更重要的是,这部剧以敦煌的文物为核心,主要反映的是敦煌的历史得到了保护这一宏大历史叙事。然而,这样的叙事方式、时间跨度以舞台艺术形式很难呈现出来。“就这样,我们的编舞工作不得不暂停下来。虽然创作中遇到了瓶颈,但是我始终相信越是好的题材越容易碰到困难,只要坚持就一定有克服的办法。”张聚芳坚定地说。

  就在这攻坚时刻,时任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的吴坚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剧本《敦煌曲》进

  行重大修改,并在大家的意见逐渐统一后决定,不同于之前的《敦煌曲》,剧本的核心内容不再放在敦煌历史的宏大叙述上,而是重点反映丝绸之路上普通人物的命运,利用敦煌壁画中的舞蹈讲述一个敦煌故事。张聚芳说:“在随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主创人员将剧本也一再修改,最终创作完成。全剧以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的悲欢离合为主线,讲述父女二人与波斯商人伊努斯患难与共的故事。1978年11月13日,剧本通过审查。我记得很清楚的是,吴坚部长为此剧命名了一个画龙点睛的名字——《丝路花雨》,经过长期的孕育和阵痛,它就这样诞生了。”

  名字和剧情都具备了,接下来就面临舞蹈设计部分。张聚芳在张强老师的带领下,和几个舞编把从敦煌带来的专家组描摹的100多幅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图为基础,设计舞段。“那时的日子别提多热闹了,所有的专家都各尽其能,展开了头脑风暴式地讨论,我们时而模仿,时而比对,发现这些舞蹈动作有自己的特点,且并不属于任何之前所熟悉的舞蹈门类,在那三个月中,我们调动了一切想象力,在壁画美轮美奂的激发中,隐藏在这些舞姿中的规律终于被我们发现了!”一边说着,张聚芳翻起了当年的手绘画册给记者看,她说,发现没,每个姿势都呈现出“S形”。记者仔细一看,果然如此,每个画像身体的动态都构成了S形。一个个静态的敦煌舞姿,竟是由许许多多的S形构成。张聚芳接着说:“找到规律后,为了配合敦煌壁画中的舞姿,我们将S形秘诀用在了衔接的舞蹈动作上,并广泛吸收甘肃地区的民间舞蹈、少数民族舞蹈以及古印度舞的动作。经过多次尝试,反复修改、创新,终于完成了整个剧本的40多个舞段。”

  看过《丝路花雨》的人都知道,《反弹琵琶》是其中最为经典的桥段之一。而这段舞正是张强和张聚芳一起讨论和研究出来的,它旖旎多姿,劲健舒展,让人赏心悦目。“反弹琵琶的舞者本身就带着琵琶这个乐器,相当于又奏乐又跳舞,把高超的弹奏技艺绝妙的舞蹈本领优雅迷人地集中在这个舞位的肩和胯上。”张聚芳说,《反弹琵琶图》出自莫高窟112窟,图上的伎乐天伴随着仙乐翩翩起舞,举足旋身,看起来雍容华贵、摇曳生姿,一个出胯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的绝技——如何将整个绝技呈现给观众,让静态的画面成为动态的舞蹈,让画面“跃然纸上”,并且冲纸上跳到舞台中,这就是我们所思考的问题,在长达数月的悉心钻研和艺术灵感的竞相迸发后,反弹琵琶终于在现实中“复活”了。整个创作完成后,一米六四的张聚芳瘦到了82斤。

  《丝路花雨》整部剧在排练厅排练成熟后,从第一场演出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1979年9月27日,《丝路花雨》在北京市红塔礼堂进行首演。张聚芳说:“当时面对北京的观众,整个团既充满期待,又非常地担忧。我们很担心没有人买票,观众反应冷清,因为这部剧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创新和超前的。”结果第二天,《丝路花雨》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迅速火爆北京城,一度万人空巷,一票难求。很多专家看后非常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心中的敦煌舞!”在爆红之后,《丝路花雨》的绚丽舞姿就出现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因为当时张聚芳已经30多岁了,不能担任主要角色,但是除了英娘外,其它的角色她都扮演过,她戏称自己是“全团大候补”,因为在外面表演节目,会遇到各种演员不能上台的情况,因为参与这部舞剧的创作,对每个角色都很熟知,所以她就“缺什么补什么”。

  至今,《丝路花雨》已经走过了将近40个年头。目前为止,已经成功出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的演出场次加起来超过了2300场,观看人数超过400万。现在,舞剧《丝路花雨》已经回到了它的取材之地敦煌,进行常态化演出。《丝路花雨》中的舞蹈创作开创了舞蹈史的先河,有了《丝路花雨》,后来才有了中国舞中的敦煌舞流派,该剧中的很多经典元素包括但不限于舞姿服饰沿用至今,在很多敦煌题材的舞蹈中都能体现到,甚至影响了一代人的审美观念。

  张聚芳感慨地说:“舞蹈是一个残酷的艺术,我虽然热爱她,但是40岁以后就不适合登台表演了,不过舞蹈对于我又是慷慨的,通过她让我认识了敦煌、认识了祖国,也认识了世界,并在不断前进中开拓进取、突破自己,完善自己的艺术人生。”

  采访到最后,张聚芳说,其实我最想要表达的是:“人们都知道《丝路花雨》的辉煌,在这份无与伦比的荣誉背后,很少有人知道《丝路花雨》传奇般的身世。作为《丝路花雨》初创团队中的一员,我希望人们记得为这些辉煌付出过的人们,这些艺术作品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众多艺术家群策群力的结果,他们甘心奉献自己,从不讲究回报,现在很多老前辈已经去世了,直到现在我都很怀念他们,希望人们在欣赏这场艺术盛宴的同时,能想到四十年前曾经为之付出的众多老艺术家们。”(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紫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