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资讯 > 文明网评 > 正文

深入剖析现状破解垃圾分类“瓶颈”

发表时间:2019-01-18 来源:兰州文明网

  漫步在兰州街头,你会发现道路两侧大多数是分类垃圾箱,分别印着“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但垃圾并没有分类,瓜果皮、塑料袋、易拉罐等垃圾都混杂在一起;走进兰州各社区,你会发现很多生活垃圾(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其他可回收物,以及很多有害物(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都混在一起扔到这些垃圾桶里,分类垃圾箱根本形同虚设。实现垃圾分类到底难在哪?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兰州垃圾分类收集进行调查分析,寻找问题症结,精准施策,逐步破解兰州垃圾分类的难题。

  要强化宣传,努力提高市民知晓率参与率。据调查:兰州市民对于所规定的5种回收物的了解情况约占2.1%,(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约79.1%的市民认为垃圾分类收集是环保行为,约有53.3%的市民对家庭生活垃圾混合收集,73.9%的市民很少或几乎没有看到过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或接受过有关垃圾分类的教育……这就需要积极开展集中培训和生活垃圾分类进学校、进社区、进医院、进机关等活动,政府要在小区设置垃圾分类宣传员,解答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问题,分发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增强对垃圾分类回收的信心。家长要在家里教育孩子们对垃圾分类投放,学校要专门开设垃圾分类课程,并配备专门的教材;大众传媒更要利用各种新兴媒体,通过公益广告等加速宣传。努力提高广大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要夯实基础,加快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建设。据调查:兰州市民有一半以上对日常生活垃圾不予分类,混合收集,约74%的市民认为废品回收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回收品种,完全依靠市场来决定;约61.2%的市民认为垃圾分类收集的最大困难是政府主导作用缺失或不够,约54.8的认为兰州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最大困难是市场化机制不健全……这就需要采取政府主导或引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加大市区两级财政支持,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一是加快“两网融合”,尽快对现有400家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进行提升改造。二是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末端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统筹推进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报批粪便垃圾处理厂和厨余垃圾处理厂建设,整合完善现有有害垃圾处理设施;加快各区县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大件垃圾(废弃家具)分解处理厂和绿化垃圾处理厂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分类末端处理的难题。三是增加政府投入,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领域引入PPP公私合营模式,增加供给,鼓励企业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体系建设,真正实现投放有桶(箱)装、运输有车辆、处理有场所,切实健全完善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作者:李文杰 来源: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伍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