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资讯 > 文明网评 > 正文

以“绿水青山”打造发展的“金山银山”

发表时间:2018-06-06 来源:兰州文明网

  6月4日,在第47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市环保局对外发布《2017年兰州市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从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分析了兰州市2017年的环境状况。《公报》提出,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为抓手,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稳步推进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基本实现预期工作目标。

  回顾过去的五年,兰州市的环境改善有目共睹,成绩突出,获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成为兰州城市发展的一大亮点。在最受广大市民关注的大气环境方面,2017年兰州市圆满完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十条”)第一阶段(2013年-2017年)终期考核指标和省政府年度考核目标要求,年度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33天,考核达标率68.9%,较2013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考核综合污染指数6.45,同比持平,较2013年下降2.9%,城市年度排名稳定退出全国后十位重污染城市序列。如今“兰州蓝”已是兰州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而兰州在治理大气污染上做出积极探索和创新举措,为治理大气污染贡献了“兰州方案”“兰州智慧”,获得了从国家到各地方的一致肯定,成为全国各省市学习借鉴的经验。饮用水安全和水资源环保也是市民非常关注的环保热点,这方面兰州市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黄河兰州段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尤其是各级河长制的落实,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母亲河”已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固体废物方面,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而垃圾分类处理正在有序推进。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2017年兰州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这是国家对兰州数十年有序实施全民绿化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肯定和褒奖。想想建国初兰州白塔山只有区区七棵树,而现在,兰州市的森林覆盖率已达13.77%,南北两山已是满目葱郁,成为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也成为兰州城市风光最佳的背景板。这对身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兰州而言,确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环境治理和保护对兰州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发展理念的全面提升。

  空气、水、土壤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保护和提升环境质量,就是为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正如市委书记李荣灿指出,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事关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切实利益、事关兰州对外形象。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保卫“兰州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执政考验、重大民生工程、文明城市创建重点工作抓实抓好,努力让“兰州蓝”永驻兰州,造福兰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已经成为兰州市实现促进产业升级和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有力抓手。正是因为从政府到各级单位部门再到每一个普通市民,都以前所未有的的紧迫感和主动性来对待环保问题,积极投入到防污治污过程中,才取得了如今兰州治污的显著成效。以大气污染防治为核心,兰州市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计划,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步,兰州的发展质量获得全面提升,向着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人居环境更美好的目标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用三个词提出肯定: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同时指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这一评价对兰州而言同样非常恰当。因而,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切不可有“马放南山”的松懈之气。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五个生态文明体系,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举措,久久为功强化细化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大气污染防治走向科学化常态化。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韧劲、“铁肩担道义”的使命担当,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坚持调整产业结构上做出实效,夯实“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坚实基础,兰州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就一定能迈上快车道。(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