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资讯 > 文明网评 > 正文

“治转提”改变作风之后更应保持常态

发表时间:2018-01-24 来源:兰州文明网

  对于兰州市干部来说,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冲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异常繁重。而与此同时,一场来势迅猛的“治顽疾转作风提效能”专项行动也让全市干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通过“治转提”专项行动,兰州市共查摆出“庸懒散慢混卡”等顽疾17万余个,已整改164902个。

  谈到“治转提”专项行动,全市领导干部和经常关注本地新闻的读者们都不会陌生。2017年年初,兰州市提出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治顽疾、转作风、提效能”专项行动,一场刀口向内的自我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起来,一年里,全市上下经过持续深入查摆问题、同时对症下药,全市各级干部作风明显转变,行政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治转提’行动切实改变了以往我们一些机关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让老百姓享受到了优质的政务服务”,“现在窗口单位行政效能的提升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治转提’给企业吃了‘定心丸’,在全市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这一句句肺腑真言也印证着“治转提”专项行动得到各界认可,借助其打造出的优质高效政务环境也已深入人心。

  “治转提”专项行动进行到今天,它的成效和作用正在显现,“庸懒散慢混卡”行为在全市各级各岗位上的表现也逐渐得到遏制,但这仍然不是终点。从管理学角度来剖析,针对某种弊病出台一项专门的规定,其最终的目的不是让大家都战战兢兢活于制度严惩的恐惧之中,而是让大家的行为都潜移默化地认同这项规定,从而使这项规定在日常的工作中实现常态化运作。同样,“治转提”专项行动的目的也在于此。正如这一专项行动开始之初,市委主要领导在动员会议上所强调的,“治转提”不针对某一个人,也不是要把某个人的“乌纱帽”取掉,而是针对某一个群体的“庸懒散慢混卡”等行为习惯,通过大力整治作风顽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着力提升行政效能,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有力保证。简而言之,它是要从根子上“祛病”的。

  这个“根子”是什么?是制度。而“祛病”之后要达到什么状态?还是制度和常态化。当责任大于权力时,就会出现“不作为”;当权力大于责任时,就会出现“乱作为”。所以“庸懒散慢混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官员的权力和义务职责规定不清晰,尤其是对由懒政庸政导致党和政府形象受损、经济发展滞后等“慢性后果”缺乏有效的监督问责。因此,若想使“治转提”形成常态化,首先对于前期查摆出的各种问题不能忽视——各级各部门要列出整改清单,雷厉风行、大刀阔斧抓好整改落实;能够立即整改的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需要时间整改的制订方案,限期整改到位,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更重要的是督查机制和严厉问责,特别是对于作风顽疾整治不积极、提升行政效能不明显、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得力的单位和个人,仍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曝光一起,综合运用谈话告诫、通报批评、调整岗位、降职免职、责令辞职、纪律处分等措施,对相关责任人坚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坚决向作风顽疾施药开刀,通过严厉问责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

  检验一项制度是否真正做到了常态化,不仅要看实施期间的效果,更要看它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下一步,即使“治转提”专项行动告一段落,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在行为上是否还能墨守“治转提”的相关规定?是否还能按照这些已经形成的好的规定为群众更好地服务?是否还能秉持一颗初心,自觉用这些规定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笔者以为,真正做到了这些,才是“治转提”专项行动的最终目的所在。(作者:李晓霞  来源: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