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作为“山珍”曾是皇家贡品,现在却是百姓家常菜;
它曾经价贱伤农,现在出口量每年保持在400多吨以上,出口创汇每年超过了600万美元;
它曾经热销海内外,现在品牌价值已高达46.11亿元;
……
它就是”兰州百合”,全国唯一食药两用甜百合,也是兰州市乃至甘肃省的特色产业,以其鲜明的特色和质量,在全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时下,兰州百合产区已进入采摘季,色泽洁白如玉、肉质肥厚香甜的兰州百合不仅出现在兰州的大街小巷,更是“坐”着飞机、火车、轮船,走出国门闯市场。
与基地同行——
培育形成“兰州百合”地方特色富民产业
兰州市西果园乡,是兰州优质百合的核心主产区,种植百合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栽培百合有确切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
米家坪村是七里河区西果园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山路崎岖,沟壑纵横,阴洼的山地和冷凉的气候,海拔达到2200多米,但这里却特别适合百合的生长。进入10月采摘季以来,每天都有农户在田间地头采挖百合。
在地头,记者遇到了农户米海荣,祖祖辈辈都在种植百合的他可是村里的大户。他告诉记者,他家一共种有20亩地百合,每年可采挖6—7亩,年收入8—9万元没问题。目前,该村村民大多依靠百合种植走上了致富路,村民90%的收入都来自百合,户均收入超过了10万元,个别家庭的年收入甚至达到了百万元。
市农委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百合种植面积达到10.24万亩,种植区域形成涉及七里河区后山的西果园镇、黄峪乡、魏岭乡、阿干镇,西固区的金沟乡、柳泉乡,榆中县的马坡乡、新营乡、和平镇、园子乡、上花岔乡等“一带两片”。其中百合种植核心地带七里河区2016年全区百合种植面积达到5.46万亩,百合产量达到2.82万吨,种植户达到10954户59007人,实现百合产值达8.36亿元。
目前,全市从事百合加工的企业达到近200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百合保鲜库储藏能力1.3万吨。年加工能力在100吨以上的企业41家,50—100吨的企业有37家,使用“兰州百合”证明商标的企业达到了70家。
按照“布局合理化、生产基地化、经营一体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名牌化、品质无害化”的发展思路,我市推进兰州百合产业化发展,积极建立“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运营机制,促进百合产业化发展。
与科技同行——
助推“兰州百合”品质升级
2017年甘肃农博会上展出的百合有了新吃法。
“我们推出的这种产品就是可以直接吃的生鲜食品,五六朵百合才能挑选出这一小盒。”据了解,除了小盒装的生吃百合,此次农博会上展出的百合脆片在国内还尚未销售,它像薯片一样,可以直接吃。
近几年,在扶持兰州百合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的路上,兰州市立足“名、优、特、精”产品升级,着力扶持爽口源、兰州甜甜、振兴百合、米家山等企业开发加工产品,形成了包括真空包装鲜百合、无硫百合干、百合粉、百合营养麦片、百合调味品、百合果酥、百合鸡、百合花、百合花蕾、百合咖啡、百合酒等十多个产品……不同产品,旨在满足众多人群的消费需求。
同时,兰州市推行原产地保护种植和标准化种植技术,着力打造绿色食品,于2001年获得“兰州百合”证明商标;2004年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专用地理标志”,2010年“兰州百合”证明商标被认证为甘肃省著名商标, 2013年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授予兰州市“中国百合之都”称号,认证七里河区为“中国优势生态区域”,2013年“兰州百合”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015年荣获“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优质特产奖”,2016年“全国百合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成功。到2016年底,全市建成标准化示范区3.87万亩、示范乡镇4个,认证无公害面积3.87万亩;同时,获得了“绿色食品”使用标志,认证企业达到29家,认证产品达到32个,使兰州百合具备了较高的质量安全水平。
与先进理念同行——
打造“兰州百合”品牌知名度
从几十年前的农民地头挖、地头卖,到走进干净整洁的专卖店、大型超市,再到实现网上交易和销往全球各地。随着跨国物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自身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兰州百合”的市场品牌知名度,兰州市着力打造兰州百合名优特精品和知名品牌,突出“兰州百合”地域特色和原产地保护,在全国强力宣传推介,积极组织百合加工销售企业积极参加农产品博览会、绿色食品交易会、广交会、商标节、兰洽会,并连续四届成功举办兰州百合文化旅游节,逐步将兰州百合打造成为名优特精品,树立起了“兰州百合”的品牌形象。
与此同时,兰州市不断开拓新市场,提高兰州百合的市场占有率,兰州市农业委员会积极组织兰州百合产业化组织开拓外销市场,建立销售网络,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建立了联营或销售代理业务,销售网络已遍布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而且远销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美国、法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拥有较高的百合市场占有率。目前兰州百合出口量每年保持在400吨以上,出口创汇每年超过600万美元。
而借着电子商务的春风,“兰州百合”也通过政府搭建和企业自行创建在淘宝、阿里巴巴、拉手、苏宁易购和三维商城等电子商务平台注册店铺进行网络销售,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与创新同行——
助力“兰州百合”文化旅游
为促进以百合产业及百合文化主题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市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促进农旅结合。同时,依托观光体验园区、百合美丽乡村等百合景观区建设全力打造以一番好景、一种文化、一台好戏、一桌土菜、一组特产、一天逗留为主题的旅游名村和百合山景花海风光、历史文化和百合产品。
近几年,兰州百合种植区依托百合承载的文化内涵,积极培育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百合之乡”以兰州百合“百年好合、百事合意”美好寓意,挖掘百合产业的旅游休闲、欢乐体验、养生度假等功能,举办了一系列经济、文化、旅游活动,“百合王”评选大赛、百合公园婚纱摄影赛、“百合味道”美食大赛等,受到了市民与游客的热捧,助推了山区贫困农户精准脱贫。
自2012年举办首届兰州百合文化旅游节以来,百合文化旅游节已成为兰州百合主产区展示特色资源、不断扩大对外影响、积极搭建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通过举办兰州百合文化旅游节,为“百合之乡”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投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服务项目水平不断提升,财富聚集的“洼地”效应已逐步显现。
与时俱进——
打造“兰州百合”全产业链
目前,兰州百合产业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成为我市的名优特色产品和城市名片,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产业技术研发滞后,产品深加工增值、销售产品单一、营销手段落后,市场秩序混乱及百合文化主题挖掘不够等问题。
为此,兰州市将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地方品牌。首先,优化兰州百合品种,提高兰州百合质量和品质。针对兰州百合品种退化,产量下降,原产地域保护以外的地域盲目种植等问题我们采取政府扶持和企业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3个百合母籽脱毒快繁中心,以优化兰州百合品种,提高产品质量。
其次,以培养龙头企业为重点,带动兰州百合产业发展。针对目前兰州百合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小企业多的现状,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其按照市场运行规则,优胜劣汰,扶持发展培育出几家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同时,以延伸产业链为突破,加快兰州百合产品的研发。通过打造“百合小镇”、开发“印象百合”等,通过挖掘百合文化,打造兰州旅游的又一张名片。(兰州晚报)